[实用新型]一种全介质自承式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1343.4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7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宇;朱荣泉;马建林;钱镇国;陈龙;张军霞;宋世元;徐武康;严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其包括光缆线、非导电承拉件和塑胶护套。其中,光缆线包括光纤束、非导电松套管、非导电包带套以及纤膏填充物。非导电松套管、非导电包带套由内向外依序套设于光纤束的外围。纤膏填充物充满于非导电松套管的内腔。塑胶护套沿着由上之下方向依序由承拉件固定部、连接过渡部以及光缆线固定部构成。这样一来,从而使得光缆自身对电击不敏感,适用于多雷电、多雨等气候环境地区,一方面,可以减少电磁场对光缆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雷电现象时产生的电荷顺延着光缆而进入到室内,确保居民的人身安全性以及接入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高空架设施工而导致的工作量以及施工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传输速率大,距离远,且施工便利性高的全介质自承式光纤的应有愈加广泛,作为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载体。对于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出于提高其自身抗拉强度方面考虑,光缆中应设置有承拉件,用以分担架空敷设时光缆所承受的大部分张力。在现有技术中,承拉件大多由金属制得,从而使得光缆达到更大的抗拉强度,适合较远距离室内水平布线或短距离的室内垂直布线,然而,在一些强电现象多发的地区,雷击电荷极易通过承拉件而导入到室内,从而危及居民的人身安全,且接入设备极易受到瞬时高压作用而失去正常工作性能,导致因光缆引入雷电损坏通信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不适合敷设入户。另外,出于确保行人安全性方面考虑,室外施工阶段通常采取架空的方式以防止碰触,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占用空间以及施工成本,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光缆,其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确保光缆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且有效地杜绝电荷顺延进入室内的现象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其包括光缆线、非导电承拉件和塑胶护套。其中,光缆线包括光纤束、非导电松套管、非导电包带套以及纤膏填充物。上述非导电松套管、非导电包带套由内向外依序套设于光纤束的外围。纤膏填充物充满于非导电松套管的内腔。塑胶护套沿着由上之下方向依序由承拉件固定部、连接过渡部以及光缆线固定部构成。光缆线穿设、固定于光缆线固定部的内部。非导电承拉件与光缆线相平行布置,且穿设、固定于承拉件固定部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纤膏填充物为填充油膏。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非导电包带套的内侧壁涂覆有阻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非导电包带套优选由玻璃纤维带卷制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塑胶护套由聚烯烃橡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塑胶护套由耐电痕聚乙烯护套料制成,且其比重控制在1.1g/cm3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非导电承拉件优选为FRP非金属加强芯。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用于组成光缆的承拉件以及护套均选用非导电材料制成,且光缆线的外保护层亦具有非导电特性,从而使得光缆自身对电击不敏感,适用于多雷电、多雨等气候环境地区。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减少电磁场对光缆的干扰,保证信号传输质量;另一方面,有效地防止雷电现象时产生的电荷顺延着光缆而进入到室内,确保居民的人身安全性以及接入设备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1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性蝶形光缆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接口的区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