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自吸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4017.9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9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嘉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34 | 分类号: | E05B81/34;E05B81/64;E05B77/00;E05B8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罗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自吸锁,包括驱动件、锁片、传感器本体,所述传感器本体安装在所述驱动件上,通过触动所述传感器本体触发所述锁片锁合车门,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连接部、弯弧部和容纳部,所述弯弧部包括触动元件,所述容纳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弯弧部之间,所述容纳部容纳所述触动元件;其中,所述触动元件包括底座、触动突片,所述容纳部包括接触面,所述触动突片通过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容纳部内,所述触动突片包括三角触片,所述三角触片相对于所述接触面突出设置,所述三角触片为三角形结构,体积小,不易被撞坏,且所述三角触片容易被触动,进而提高了所述传感器本体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锁领域,尤其是一种车门自吸锁。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的车门相对厚重,在关闭车门时往往需要施加较大的力量才能把车门关紧,另外,传统这种大力关车门的动作,也较为容易夹伤人体,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汽车车门在关闭的过程中一般设置有两道锁,第一道叫半锁紧,是起到双保险作用的,另一道叫全锁紧,是起到正式锁紧的作用。
现有的车门自吸锁通过传感器自动识别关闭车门的操作,并同时启动牵引驱动装置把车门强制上锁到全锁紧状态,增强关闭车门的便携性,但是,现有的用于车门自吸锁的传感器的触片为方形,体积过大,容易被锁片撞断,且触片不易触动,灵敏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触片体积过大,容易被锁片撞断,且触片不易触动,灵敏度不够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自吸锁。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自吸锁,所述车门自吸锁包括驱动件、锁片、传感器本体,所述传感器本体安装在所述驱动件上,通过触动所述传感器本体触发所述锁片锁合车门,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连接部、弯弧部和容纳部,所述弯弧部包括触动元件,所述容纳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弯弧部之间,所述容纳部容纳所述触动元件。
其中,所述触动元件包括底座、触动突片,所述容纳部包括接触面,所述触动突片通过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容纳部内,所述触动突片包括三角触片,所述三角触片相对于所述接触面突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触动突片包括安装部,所述三角触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触片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触动元件设有KB板,所述KB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弯弧部包括弯弧面,所述容纳部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锁片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弯弧面之间转动,以触发所述三角触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轴孔,所述驱动件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部安装到所述驱动件上,所述轴孔与所述驱动件的连接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凸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梯形结构,所述连接部、所述弯弧部与所述容纳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主齿片和从动齿片,所述主齿片与所述从动齿片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从动齿片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片包括抵触片,所述从动齿片包括拨片,在所述从动齿片转动过程中,所述拨片推动所述抵触片,使所述锁片发生自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嘉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嘉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4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