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扫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4059.2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2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杜元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雷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扫地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扫地机器人,其机器人壳体包括机器人面壳、机器人底壳,机器人底壳装设导轮组件、位于导轮组件后端侧的吸口组件,机器人底壳于吸口组件的前端侧装设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边扫组件,机器人底壳于吸口组件的左、右端侧分别装设有一驱动轮组件;吸口组件包括单吸框体、后刮软胶条,机器人壳体后端部装设集尘盒,集尘进风孔与单吸框体的吸风通孔对接连通,集尘出风孔与吸风机的进风口对接连通;驱动轮组件包括行走齿轮减速箱、行走驱动电机、拉伸弹簧、辅助固定盖板、行走驱动轮;边扫组件包括边扫齿轮减速箱、边扫驱动电机、边扫压盖、边扫毛刷头、边扫毛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拆装维护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家居产品进入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最早在欧美市场进行销售,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进入中国。
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扫地机器人,单吸口扫地机器人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单吸口扫地机器人的优势是清扫毛发且不易产生毛发缠绕问题,非常适合养宠物家庭。
然而,对于现有的单吸口扫地机器人而言,其普遍存在维护不方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扫地机器人,该新式扫地机器人结构设计新颖、拆装维护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扫地机器人,包括有机器人壳体,机器人壳体包括有机器人面壳、位于机器人面壳下端侧的机器人底壳,机器人面壳与机器人底壳螺接,且机器人面壳与机器人底壳之间成型有壳体容置腔;
机器人底壳装设有导轮组件、位于导轮组件后端侧的吸口组件,机器人底壳于吸口组件的前端侧装设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边扫组件,机器人底壳于吸口组件的左端侧、右端侧分别装设有一驱动轮组件;
吸口组件包括有单吸框体,单吸框体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框体水平部,框体水平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的框体连接部,框体水平部与框体连接部为一体结构,框体水平部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机器人底壳的下表面,框体连接部伸入至机器人面壳与机器人底壳之间的壳体容置腔内,单吸框体的内部开设有完全贯穿的吸风通孔,吸风通孔的上端开口延伸至框体连接部的上表面,吸风通孔的下端开口延伸至框体水平部的下表面;框体水平部于吸风通孔下端开口的后端侧装设有软质的后刮软胶条;机器人壳体的后端部于机器人面壳与机器人底壳之间装设有集尘盒,集尘盒伸入至壳体容置腔内,集尘盒的内部成型有集尘腔室,集尘盒开设有分别与集尘腔室连通的集尘进风孔、集尘出风孔,集尘进风孔与吸风通孔的上端开口对接连通;机器人壳体的壳体容置腔内嵌装有吸风机,吸风机的进风口与集尘盒的集尘出风孔对接连通;集尘盒的集尘腔室内于集尘进风孔与集尘出风孔之间嵌装有用于将灰尘阻挡于集尘腔室内的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雷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雷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4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染烘干定型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