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碱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4456.X | 申请日: | 201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芳;赵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聚海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欧***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碱 防护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碱防护服,涉及防护服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酸碱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由连体式的裤子、上衣和帽子组成,所述防护服本体由外到内依次由防水层、防酸碱层、隔热层、透气层组成,所述防护服本体帽沿最低点设有与裤子连接的斜置防酸碱拉链,所述防护服本体嵌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酸碱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由进气段、排液段、出气段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进气段位于透气层和隔热层之间,所述出气段伸出防水层之外,所述进气段管口位置高于出气段管口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气面积大、透气性能好且用途广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碱防护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酸碱防护服。
背景技术
酸碱防护服适用于在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用于保护工作人员皮肤免受腐蚀性介质的侵害。酸碱防护服广泛用于化工或生物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现有的防酸碱服多为分体式,衣服、帽子和裤子都是分开的,其主要的缺点是防护不全面,其结合部位容易受到酸碱的侵扰。因此市场上还有一种连体式防护服本体,其密闭性较高,防护性能好,但不能透气,穿着很不舒适。
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10623546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透气防护服本体,其技术要点是:该透气防护服本体包括衣服本体、手套和鞋套,手套及鞋套均与衣服本体密封连接,衣服本体包括上衣、裤子和帽子,且上衣、裤子和帽子采用一体式结构,上衣处设置有密封的穿戴连接结构,帽子设置有密封连接的护目镜和口罩,上衣的腋窝处和裤子膝盖后侧均设置有橡胶气球,橡胶气球内设置有滤芯,并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与橡胶气球内部相通,进气管与外界相连通,出气管与衣服本体内侧相连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橡胶气球的吸气与排气必须通过人体关节的挤压才能完成,如果人体静止不动,则防护服本体失去透气效果;且上述橡胶气球只能安装在衣服特定部分,进一步限制了透气区域。因此,上述技术方案透气能力弱,透气面积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碱防护服,其具有透气面积大、透气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酸碱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由连体式的裤子、上衣和帽子组成,所述防护服本体由外到内依次由防水层、防酸碱层、隔热层、透气层组成,所述防护服本体帽沿最低点设有与裤子连接的斜置防酸碱拉链,所述防护服本体嵌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酸碱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由进气段、排液段、出气段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进气段位于透气层和隔热层之间,所述出气段伸出防水层之外,所述进气段管口位置高于出气段管口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体式的防护服本体相比于传统分体式防护服本体防护面积更大更全面,斜置的防酸碱拉链使防护服本体穿戴方便;由于酸碱溶解于水经常伴随放热现象,因此在防护服本体表面设置防水层,防酸碱层之后设有隔热层,保证了操作人员接触高温介质时不会被烫伤,隔热层后的透气层则具有吸汗作用使防护服本体穿戴更加舒适。防护服本体嵌入的若干均匀分布的防酸碱透气管可以使衣服内的气体通过出气段排出衣服外,极大的优化了防护服本体的排气性能;同时,由于进气段管口位置高于出气段管口位置,保证了飞溅的腐蚀性液体不会沿透气管进入衣服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段的管口上设有进气盘,所述进气盘为漏斗状,其咀口与进气段的管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盘的盘口位于透气层之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盘可以增加进气段管口的进气面积,提高了透气管的透气能力;进气盘设置在透气层之下,避免了进气盘直接与人体接触,进一步优化了穿戴体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液段沿透气层至防水层的方向倾斜向下放置,所述出气段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管口朝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蒸气在透气管内液化成水珠后可以从排液段顺着出气段的管口流出,防止透气管内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聚海服饰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聚海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4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