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扭拉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5039.7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飞;周勋;杨今心;皮师民;尤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6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扭拉测试机,其包括:基座、斜拉往返机构、设置在所述斜拉往返机构上的第一抓线爪机构、和第二抓线爪机构;其中,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自动检测分析仪,所述基座一侧设置的显示耐磨损数据的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拉往返机构、设置在斜拉往返机构上的第一抓线爪机构、和第二抓线爪机构巧妙的实现了对弹簧线的扭转斜拉;通过设置自动检测分析仪根据弹簧线的扭转和拉拽的数据计算出弹簧线的耐磨损数据;通过显示装置将弹簧线的耐磨损数据显示出来;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弹簧线质量的数据化呈现,进而为改善或者验证弹簧线产品的品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簧扭拉测试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弹簧测试机无法根据扭转拉伸弹簧线的数据来分析计算弹簧线的耐磨损数据,进而为改善或者验证弹簧线产品的品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目前,一般在拉拽500-1000后,弹簧线产品内部结构就会受损,使用寿命比较短,还不能用数据判断弹簧线材质量的好坏。为了得到弹簧线的耐磨损数据,改进制作弹簧线的工艺,只能依靠人工作业的方法去不断的摸索。如此做法,劳动强度大,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费时间长。
故需要提供一种弹簧扭拉测试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扭拉测试机,其通过设置斜拉往返机构、设置在斜拉往返机构上的第一抓线爪机构和第二抓线爪机构往复扭转斜拉弹簧线来测试弹簧线的耐磨损状态,并设置自动检测分析仪根据弹簧线的扭转和拉拽的次数计算出弹簧线的耐磨损数据,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弹簧产品不能用数据评判好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弹簧扭拉测试机包括:基座、第一抓线爪机构、第二抓线爪机构和斜拉往返机构;
斜拉往返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用于往复斜拉弹簧线的一端;
所述第一抓线爪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斜拉往返机构上,用于抓紧弹簧线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抓线爪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用于抓紧弹簧线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根据第一抓线爪机构、第二抓线爪机构和斜拉往返机构对弹簧线的扭转拉拽的数据分析计算弹簧线耐磨损数据的自动检测分析仪和基座一侧设置的显示耐磨损数据的显示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弹簧扭拉测试机中,所述第一抓线爪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一侧,包括:第一扭转马达、第一抓取装置、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一转动轴;
所述第一固定板,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座的第一侧;
第一扭转马达,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侧,用于为所述第一抓线爪机构提供旋转动力;
第一抓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侧,用于抓取弹簧线;
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扭转马达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抓取装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弹簧扭拉测试机中,所述第一抓取装置设置为夹子气缸,所述夹子气缸与所述第一扭转马达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弹簧扭拉测试机中,所述第二抓线爪机构,位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抓线爪机构相对设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一侧的第二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的第二抓取装置,所述第二抓取装置和第一抓取装置水平;
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包括两个工作位:
位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平行设置;
位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呈一定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5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