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卡后处理箱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5125.8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黄静;杨兵;文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B60K1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懋琪;李剑锋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卡后 处理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卡后处理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后处理箱、前支架、后支架和车架;所述集成后处理箱包括后处理箱、排气尾管、传感器和隔热罩,所述尾管、传感器和隔热罩均与后处理箱连接;所述后处理箱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左连接架,所述后处理箱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右连接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沿车架的纵向布置;所述左连接架与所述后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连接架与所述前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连接架设置在所述后支架的下方,所述右连接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的下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安装省时省力、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重卡后处理箱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重卡的后处理模块包括三元催化转换器、碳颗粒捕集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和氨逃逸转化器四个单元,通常将上述四个单元封装到一个箱体内形成后处理箱。如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先将托架1’安装到车架上,然后再吊装后处理箱2’到托架1’附近,通过操作人员人工定位后,利用箍带3’将后处理箱2’固定到托架1’上,然后再分别安装排气尾管、传感器和隔热罩等配件。上述安装结构,由于需要人工固定,劳动强度大,而且利用箍带固定操作不方便,而且隔热罩等配件都需要在后处理箱安装好后再进行安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卡后处理箱的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卡后处理箱的安装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
一种重卡后处理箱的安装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集成后处理箱、前支架、后支架和车架;所述集成后处理箱包括后处理箱、排气尾管、传感器和隔热罩,所述尾管、传感器和隔热罩均与后处理箱连接;所述后处理箱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左连接架,所述后处理箱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右连接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沿车架的纵向布置;所述左连接架与所述后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连接架与所述前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连接架设置在所述后支架的下方,所述右连接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的下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将后处理箱、排气尾管、传感器和隔热罩先装配为集成后处理箱,且在后处理箱上设置了左、右连接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安装到车架上之后,可以直接吊装集成后处理箱使左、右连接架分别放置于后、前支架上,此时整个集成后处理箱搁置于前、后支架上,再调整集成后处理箱的位置后,通过螺栓即可将集成后处理箱固定完成安装。采用本安装结构,结构简单,整个安装过程省力省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重卡后处理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处理箱;2、前支架;3、后支架;4、车架;5、左连接架;6、右连接架;11、后处理箱;12、排气尾管;1’、托架;2’、后处理箱;3’、箍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的重卡后处理箱的安装结构,包括集成后处理箱1、前支架2、后支架3和车架4;所述集成后处理箱1包括后处理箱11、排气尾管12、传感器和隔热罩,其中,传感器和隔热罩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见零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尾管12、传感器和隔热罩均与后处理箱11连接;所述后处理箱11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左连接架5,所述后处理箱11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右连接架6;所述前支架2和后支架3均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4连接,所述前支架2和所述后支架3沿车架4的纵向布置;所述左连接架5与所述后支架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连接架6与所述前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连接架5设置在所述后支架3的下方,所述右连接架6设置在所述前支架2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5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气井斜井段的定向模拟管
- 下一篇:一种铁水预处理炉的侧壁炉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