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焚烧炉和污泥焚烧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6216.3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史平;刘玲;庞爱民;房俊龙;伍志斌;周念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4;F23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钘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焚烧 布风配气 结构 污泥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主体,其包括多个耐火砖组,
其中,所述多个耐火砖组分别形成多个环形子体并且布置成一组耐火砖组围绕另一组耐火砖组,
每个耐火砖组包括扇环形的多个耐火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耐火砖组中的多个耐火砖是相同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主体包括上侧表面和与上侧表面相对的下侧表面,
所述上侧表面为平坦表面,所述下侧表面为圆顶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耐火砖组中的彼此邻近的耐火砖组中的靠内的内侧耐火砖组形成内侧环形子体,所述彼此邻近的耐火砖组中的靠外的外侧耐火砖组形成外侧环形子体,
所述内侧环形子体包括第一锥形外侧壁面和第一锥形内侧壁面,
所述外侧环形子体包括第二锥形外侧壁面和第二锥形内侧壁面,
第一锥形外侧壁面抵靠第二锥形内侧壁面,
第一锥形外侧壁面、第一锥形内侧壁面、第二锥形外侧壁面和第二锥形内侧壁面在垂直于上侧表面的竖直方向上朝向下侧逐渐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锥形外侧壁面相对于竖直方向的第一外倾斜角小于第一锥形内侧壁面相对于竖直方向的第一内倾斜角,
第二锥形外侧壁面相对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外倾斜角小于第二锥形内侧壁面相对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内倾斜角,
第一外倾斜角等于第二内倾斜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耐火砖组包括多个内侧耐火砖,其各自具有一内侧弧度角,
所述外侧耐火砖组包括多个外侧耐火砖,其各自具有一外侧弧度角,
所述外侧弧度角小于内侧弧度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外倾斜角、第一内倾斜角、第二外倾斜角和第二内倾斜角在5~2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帽,包括:
柱形的头部部分,具有第一直径;
柱形的主体部分,具有小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以及
流化风通道,所述流化风通道的一端开口于所述风帽的主体部分所位于的端部,所述流化风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头部部分的径向外表面,
其中,每个耐火砖包括从上侧表面贯穿到下侧表面的贯通孔,所述主体部分插入到所述贯通孔中,使得所述头部部分位于贯通孔的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分的径向外表面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环形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化风通道包括:
第一通道部段,开口于所述主体部分所位于的端部,并且延伸到所述头部部分的内部,
多个第二通道部段,其在所述头部部分中径向地延伸,并且每个第二通道部段的一端在所述头部部分的内部与第一通道部段连通,每个第二通道部段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头部部分的径向外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焚烧炉的布风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二通道部段布置成多个层,并且每层中的多个第二通道部段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布置,相邻的两层的一层中的多个第二通道部段与相邻的两层的另一层中的多个第二通道部段彼此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2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制肚皮肠衣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输送带搭接用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