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备振动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6384.2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0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田杨;刘大研;佟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7 | 分类号: | F16F15/027;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邵明新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振动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设备振动智能控制系统。其采用便于布置的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隔震装置使振动设备无论处于何种振动作用下都处于稳定状态。包括设置于振动设备底面的加速度传感器、支撑弹簧和液压阻尼器;所述液压阻尼器的进油嘴与液压工作站相连,所述液压阻尼器包括阻尼器腔体,所述阻尼器腔体内置液压活塞,所述活塞的塞杆穿出阻尼器腔体外,腔体上、塞杆穿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振动设备的液压支撑板,所述液压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塞头的下表面平行;所述阻尼器腔体上开设有进油嘴和出油嘴,所述进油嘴及出油嘴外各套设有一防碰撞环,阻尼器腔体外、进油嘴上设置有一用于调节进油量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设备振动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转子偏心,或是在电机启动、停止等变速过程中,如果系统的刚度、阻尼参数配置不当,容易产生显著的振动,因此严重影响电机的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另外电机的振动还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容易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
传统的方法是在电机的四个地脚处放置隔振器,但局限性在于需要事先获得激振力的形式,其刚度和阻尼参数不能随电机的激振力大小变化而变化,只能过滤掉一部分激振力造成的振动,况且传统隔振方法的计算过程中的激振力是通过计算获得的,而实际工况中激振力的形式是随机的,且不易采集到激振力。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控阻尼的电机振动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加速度值,调整阻尼值实现系统的隔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设备振动智能控制系统,其采用便于布置的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隔震装置使振动设备无论处于何种振动作用下都处于稳定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设置于振动设备底面的加速度传感器、支撑弹簧和液压阻尼器;
所述液压阻尼器的进油嘴与液压工作站相连,所述液压阻尼器包括阻尼器腔体,所述阻尼器腔体内置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与阻尼器腔体同心装配;所述活塞的塞杆穿出阻尼器腔体外,腔体上、穿出处设置有防摩擦套,塞杆穿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振动设备的液压支撑板,所述活塞的塞头与阻尼器腔体内壁间装配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所述液压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塞头的下表面平行;所述阻尼器腔体上开设有进油嘴和出油嘴,所述进油嘴及出油嘴外各套设有一防碰撞环,阻尼器腔体外、进油嘴上设置有一用于调节进油量的调节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楔形塞,所述楔形塞垂直穿入外壁套设防碰撞环的进油嘴;楔形塞外壁与防碰撞环螺纹连接,该楔形塞的首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楔形塞的尖形末端由进油嘴侧壁的通孔进入进油嘴油道,伺服电机转动,带动楔形塞转动,使得楔形塞末端旋进油道的深度加深或变浅(达到调整流量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一轴套位于伺服电机与防碰撞环之间,套于联轴器外;所述伺服电机机壳与所述轴套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设备的底面四角各安装一加速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摩擦套的材质采用尼龙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油嘴和出油嘴位置相对且进油嘴的中心线与出油嘴的中心线共线。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及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控制设备)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弹簧底部位于地面,支撑弹簧顶部支承于振动设备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压工作站与进油嘴的连接管线上设置有开关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叉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状箔的吸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