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满堂架体整体挪移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6839.0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7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李雷鸣;刘朝霞;晁自如;王腾;李应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0 | 分类号: | E04G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堂 整体 挪移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满堂架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满堂架体整体挪移体系,包括满堂架本体、移动轮和千斤顶,满堂架本体的下方四角处均设置有可拆装的移动轮,满堂架本体的下方四个横杆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可拆装的千斤顶。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满堂架本体的整体移动方案,避免了传统拆卸架体造成的人力浪费;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方式中,抛掷架体杆件造成的物料损伤,及材料倒运造成的机械浪费;本实用新型对现场环境不产生污染,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上手,工人可轻松操作;本实用新型充分满足线性工程的流水节拍,人力物力不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满堂架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满堂架体整体挪移体系。
背景技术
盘扣式脚手架因其强度大,稳固性好且便于安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隧道、管廊等线性工程里面。架体在使用完成后,传统的拆除方法是由人工抡动大锤,把可调U托、立杆、横杆、斜杆等从上到下按顺序层层拆卸,直至全部拆除完毕,再倒运到其它地段从下到上进行搭设。过程费时费力,且杆件等在拆除过程中往往在人工抛掷等外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弯折,产生较高的损耗,增加工程成本。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满堂架体整体挪移体系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堂架体整体挪移体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满堂架体整体挪移体系,包括满堂架本体、移动轮和千斤顶,所述满堂架本体的下方四角处均设置有可拆装的移动轮,所述满堂架本体的下方四个横杆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可拆装的千斤顶。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的上端安装有移动轮安装板,所述移动轮安装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满堂架本体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移动轮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的上端固定焊接有防滑卡块,所述满堂架本体的下方四个横杆的中间位置均固定焊接有卡套,所述防滑卡块卡合在卡套中。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移动轮安装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防滑卡块呈矩形块状结构,所述卡套呈矩形框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加强支撑板,所述加强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橡胶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满堂架本体的整体移动方案,避免了传统拆卸架体造成的人力浪费;
2.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方式中,抛掷架体杆件造成的物料损伤,及材料倒运造成的机械浪费;
3.本实用新型对现场环境不产生污染,绿色环保;
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上手,工人可轻松操作;
5.本实用新型充分满足线性工程的流水节拍,人力物力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满堂架本体1、移动轮2、千斤顶3、卡套11、连接板12、移动轮安装板21、防滑卡块31、加强支撑板32、橡胶防滑垫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安全型物理实验台
- 下一篇:一种桥梁墩柱养生薄膜覆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