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小余热锅炉蒸汽流量波动的汽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6952.9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0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兵;王永胜;蒋臣;郎晋军;秦学峰;李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金驹煤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22 | 分类号: | F22B37/2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赵江艳 |
地址: | 048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余热 锅炉 蒸汽 流量 波动 汽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部件,具体为减小余热锅炉蒸汽流量波动的汽包,解决现有余热锅炉的汽包内蒸汽流量波动较大,对余热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汽包本体,汽包本体内水平设置的给水分布管,连接在汽包本体下方的上升管,汽包本体底部的下降管,给水分布管上开设有喷口向下的喷射孔,在汽包本体内部的上升管管口上方固定有上升管口导流板,在下降管上口部固定有导流装置。优点:1、改造过程简单,成本低;2、从蒸汽流量波动的三个成因上对汽包进行改造,避免对汽包内水汽的扰动,避免形成旋流;3、经改造后汽包内蒸汽流量波动减小,余热锅炉的蒸汽产量由6.1吨提升至7.2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部件,具体为减小余热锅炉蒸汽流量波动的汽包。
背景技术
发电厂利用燃气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燃气内燃机组在做功的同时产生高温废气,将多台机组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母管输送到一台卧式无补燃单压自循环余热锅炉内,产生过热蒸汽推动汽轮电机组发电。通常余热锅炉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以及联箱和汽包等换热管组和容器等组成。在省煤器中锅炉的给水完成预热的任务,使给水温度升高到接近饱和温度的水平;在蒸发器中给水相变成为饱和蒸汽;在过热器中饱和蒸汽被加热升温成为过热蒸汽;在再热器中再热蒸汽被加热升温到所设定的再热温度。汽包将水冷壁、下降管、过热器及省煤器等各种直径不等、根数不同、用途不一的管子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是锅炉加热、蒸发和过热三过程的中枢。汽包将水冷壁来的汽水混合物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蒸汽进入过热器,水进入汽包下部水容积进行再次循环。汽包内储存有一定量的水和热,在运行工况变化时可起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稳定余热锅炉的运行工况。
如图1所示意,汽包结构包括卧式的罐体,所述罐体底部竖直穿有与罐体内贯通的下降管;在罐体下部,下降管的管口上方水平设置有板状,其上均布有漏孔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方的罐体侧壁上穿有用于向罐体内输送饱和蒸汽与水混合物的上升管;所述上升管上方靠近罐体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沿罐体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两端头封闭的给水分布管,所述给水分布管上朝向罐体内水平开有一排沿给水分布管长度方向均布的12个直径2cm的水流孔;所述罐体上顶部设有蒸汽出口管,下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工作时,罐体内储存一定量的水,使得蒸发器下方为储水,上方为蒸汽。经由上升管通入汽包内的饱和蒸汽和水的混合物落至蒸发器上,水经由蒸发器上的漏孔落入下方,成为储水。饱和蒸汽与给水分布管通入的水进行热交换后,多余蒸汽通过蒸汽出口管进入过热器,多余的储水经下降管通入水容积进行再次循环。
目前,多台燃气内燃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同时通入余热锅炉内,余热锅炉内的蒸汽流量波动较大,其波动范围为5-12t/h,给余热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降低余热锅炉的运行风险,被迫控制减少通入余热锅炉的烟气流量,降低了余热锅炉的回收效率。汽包作为余热锅炉运行工况的缓冲,其内的蒸汽流量波动对余热锅炉蒸汽流量波动影响很大。
因此,为了解决汽包内蒸汽流量波动较大,避免其对余热锅炉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设计一种能够减小汽包内蒸汽流量波动幅度的汽包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余热锅炉的汽包内蒸汽流量波动较大,对余热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小余热锅炉蒸汽流量波动的汽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减小余热锅炉蒸汽流量波动的汽包包括汽包本体,汽包本体内水平设置的给水分布管,连接在汽包本体下方的上升管,汽包本体底部的下降管,给水分布管上开设有喷口向下的喷射孔,在汽包本体内部的上升管管口上方固定有上升管口导流板,在下降管上口部固定有导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金驹煤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金驹煤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空气流道的平板式地面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