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鼠标及应用该超薄鼠标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7174.5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3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江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李磊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鼠标 应用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鼠标及应用该超薄鼠标的电子设备,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支撑杆、滑块、电路板组件,上壳体的边缘向下凸出设置上裙板,下壳体包括下壳体底板,下壳体底板的边缘向上凸出设置上裙板,上裙板或下裙板的尾端设置裙板缺口,下壳体底板上设置适于滑块滑动的滑槽,滑槽由下壳体底板的尾部延伸至下壳体底板的前部,支撑杆的底端与滑块铰接配合,支撑杆的顶端与上壳体的前端铰接配合,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尾端铰接配合,收纳时滑块置于下壳体的尾部时支撑杆斜躺在容置空腔内,至少上裙板的部分与下裙板的部分重合,使用时滑块沿滑槽在下壳体外由滑槽的尾部向其前部移动,支撑杆立起并将上壳体的前端撑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超薄鼠标及应用该超薄鼠标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鼠标是电子计算机常用的辅助输入设备,尤其是常用的光电鼠标,在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光电鼠标的原理是通过红外线或者激光检测鼠标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通过程序的处理控制屏幕中光标箭头的移动。按照连接方式分类,鼠标可简单分为无线鼠标和有线鼠标,无线鼠标发展至今,普遍存在体积较大、不易收纳的问题,尤其是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配合使用时。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在中国申请了多个可以嵌入笔记本电脑内的鼠标专利,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20957U、专利名称为一种鼠标及笔记本脑的授权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790889U、专利名称为鼠标及具有内置式鼠标的笔记本电脑的授权专利等等,上述鼠标同样存在体积较大或不易收纳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易于收纳、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鼠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可变形、易于收纳的超薄鼠标及应用该超薄鼠标的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鼠标,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支撑杆、滑块、电路板组件,所述上壳体的边缘向下凸出设置上裙板,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壳体底板,下壳体底板的边缘向上凸出设置上裙板,上裙板或下裙板的尾端设置裙板缺口,下壳体底板上设置适于所述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由下壳体底板的尾部延伸至下壳体底板的前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滑块铰接配合,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上壳体的前端铰接配合,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尾端铰接配合,电路板组件固定置于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容置空腔内,收纳时滑块置于下壳体的尾部时支撑杆斜躺在容置空腔内,至少上裙板的部分与下裙板的部分重合,以减少上、下壳体占用的空间,使用时滑块沿滑槽在下壳体外由滑槽的尾部向其前部移动,支撑杆立起并将上壳体的前端撑起,以便于使用者握持。
进一步,超薄鼠标还包括伸缩边框组件,所述伸缩边框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且可套接的伸缩边框,各伸缩边框的尾端设置与裙板缺口相适配的边框缺口,各伸缩边框的尾端与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尾端铰接配合,上壳体的底部、下壳体的顶部、各伸缩边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限位卡扣,以使上壳体的前端由支撑杆撑起时上壳体与伸缩边框之间、各伸缩边框之间由限位卡扣形成勾连,使得各伸缩边框的前端随上壳体上翘。
进一步,所述滑槽的尾端设置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倾斜限位槽,以使所述滑块滑动至倾斜限位槽后由倾斜限位槽进行限位,收纳时使用外力将滑块推出倾斜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凹设置以形成滑块容置槽,所述滑块沿滑槽滑动时置于滑块容置槽内,避免滑块的底面凸出,影响其移动。
进一步,所述下裙板的两侧向外凸出设置外翻边,所述上裙板的两侧、各伸缩边框的两侧设置与所述外翻边相适配的内凹槽,由外翻边对使用者的拇指部进行支撑。
进一步,超薄鼠标还包括置于容置空腔内的可充电的电池板,所述电池板与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充电触片,通过充电触片向电池板进行充电。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超薄鼠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江,未经焦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7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