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血管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7197.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血管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血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刺血管保护装置,包括垫板,垫板的上方设有内衬,垫板的顶面靠近前后两侧边缘处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毛面魔术贴;该穿刺血管保护装置通过设有的垫板、内衬、魔术贴和弹簧片等,即设有的魔术贴便于将内衬固定在垫板上,同时在弹簧片的作用下使得垫板带动内衬弯曲成卷并套设在穿刺血管的外围,进而在使用扎带对穿刺血管进行固定时,扎带的弹力直接作用在垫板上,避免了穿刺血管被压迫流通不畅的问题;此外,穿刺部位的皮肤不直接受扎带压迫,避免了皮肤出现压红或者压疮的状况,解决了现有穿刺血管使用扎带固定易造成穿刺血管流通不畅和皮肤压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血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刺血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术前实施外周静脉和动脉穿刺是保障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必不可少的措施;在麻醉成功后,如果手术体位是仰卧位或者颈仰卧位,为了不影响手术医护人员的操作,一般通过扎带将穿刺血管通过扎带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并将肢体置于身体的两侧,然而扎带不仅易压迫穿刺部位和穿刺针的管道,影响血管的流通,而且在扎带压迫下易导致穿刺部的皮肤受压,影响其血液循环进而易导致压红或者压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穿刺血管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血管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穿刺血管使用扎带固定易造成穿刺血管流通不畅和皮肤压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刺血管保护装置,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上方设有内衬,所述垫板的顶面靠近前后两侧边缘处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毛面魔术贴,所述垫板的内部嵌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弹簧片;所述内衬的底面靠近前后两侧边缘处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刺面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刺面魔术贴与相对应的所述毛面魔术贴紧密粘接。
优选的,所述垫板采用pvc荧光晶格材料。
优选的,所述内衬采用棉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内衬的尺寸与所述垫板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毛面魔术贴和所述刺面魔术贴的整体形状均呈正方形,且所述毛面魔术贴和所述刺面魔术贴的边长均为5cm。
优选的,所述内衬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防滑条。
优选的,所述防滑条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穿刺血管保护装置通过设有的垫板、内衬、魔术贴和弹簧片等,即设有的魔术贴便于将内衬固定在垫板上,同时在弹簧片的作用下使得垫板带动内衬弯曲成卷并套设在穿刺血管的外围,进而在使用扎带对穿刺血管进行固定时,扎带的弹力直接作用在垫板上,避免了穿刺血管被压迫流通不畅的问题;此外,穿刺部位的皮肤不直接受扎带压迫,避免了皮肤出现压红或者压疮的状况,解决了现有穿刺血管使用扎带固定易造成穿刺血管流通不畅和皮肤压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垫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1、垫板;11、毛面魔术贴;12、弹簧片;2、内衬;21、刺面魔术贴;22、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7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齿轮加工的制齿装置
- 下一篇:车载移动双重加热便携多功能温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