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拉扣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7894.1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刁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凯丽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55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缝合拉扣,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要点:在两个无纺布胶片上的承载基片两侧分别固定一对T型体,将细线环绕在四个T型体外侧,而后将细线环上位于两个第一T型体之间的部分从两个第一T型体中间穿过,最后将弯折部分固定在扣带上,使用时将扣带穿过锁扣并向背离第一无纺布胶片的方向拉动,通过牵扯细线环使两个无纺布胶片向中间移动,使伤口闭合,由于扣带远离两个无纺布胶片之间的缝隙位置即伤口所在位置,所以不会对伤口位置造成阻挡,扣带可设置成较宽的尺寸,方便操作者拿捏;并且与传统的扎带相比,位于两无纺布胶片中间位置的细线部分,能够大大降低对伤口区域的阻挡,也更方便对伤口进行上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缝合拉扣。
背景技术
通常在手术之后需要对切口表皮进行缝合,便于其愈合,传统方式通过针线缝合,但是其对皮肤有二次创伤,有缝线反应,伤口愈合后呈蜈蚣脚状,明显影响美观。
现有的医用缝合拉扣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现有的缝合拉扣大都如专利号:CN201720662370.0公开的医用缝合拉扣,通常由双面胶带、拉扣和离型纸组成,使用时,从离型纸上取下拉扣,利用胶带粘贴在伤口两侧,抓住扎带端部,用力拉紧扎带,将伤口锁紧;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为了避免扎带阻挡伤口,影响后期观察,和对后期伤口上药造成影响,一般扎带需要设置成很窄的结构,这就造成使用时操作者很难拿捏住扎带;但是扎带为了起到锁紧的作用又必须具有棘齿结构,尺寸无法设计太小十分矛盾,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即可以降低对伤口的阻碍,又能方便操作的缝合拉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的医用缝合拉扣其扎带部分容易阻碍伤口处视线,不方便上药的对伤口的观察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缝合拉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缝合拉扣,包括两个形状大小相同其对称分布的第一无纺布胶片和第二无纺布胶片,所述第一无纺布胶片和第二无纺布胶片上背离胶粘面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基片和第二承载基片 ;所述第一无纺布胶片和第二无纺布胶片较宽的一端朝向两者中间,并且第一承载基片和第二承载基片均位于对应的无纺布胶片上较宽的一端,所述第一承载基片上,并且靠近对应的无纺布胶片两个长边侧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T型体,所述第二承载基片上面,并且靠近对应的无纺布胶片两个长边侧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T型体,所述第二承载基片的中间位置并且远离第一无纺布胶片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锁扣;所述本装置还包括有一与锁扣相配合的扣带,所述扣带一侧面设有棘齿,并且所述扣带的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本装置还包括有一细线环7,所述细线环7首先圈套在四个T型体的外侧,而后细线环7靠近两个第一T型体中间位置的部分,从两个第一T型体之间并朝第二承载基片所在方向穿过,最后将细线环上弯折重叠的部分固定在扣带一端的通孔中。
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基片上两个第一T型体之间并且位于T型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防脱板。
其中,所述锁扣的中间设有穿带孔,所述穿带孔与第二无纺布胶片的长度方向相平齐,并且所述穿带孔的内部设有与扣带上棘齿相对应的棘爪。
其中,所述第一无纺布胶片和第二无纺布胶片上背离对应的承载基片的一侧均设有离型纸。
本实用新型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凯丽,未经刁凯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7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