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灌注桩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9230.9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席义泉;王继坤;王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广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钻孔灌注桩加固结构,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灌注桩本体和围设于所述灌注桩本体周侧的预制砼护筒,所述预制砼护筒包括若干呈圆柱筒状的护筒砖,若干护筒砖沿所述灌注桩本体的长度方向堆砌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钻孔开挖施工简单方便且可较好地增强钻孔灌注桩力学性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钻孔灌注桩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在某些地下水位高、推力大的不良地质体中,灌注桩的基坑开挖将面临大推力使不良地质体大变形、失稳破坏等技术难题。若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加固不良地质体,施工过程极易受地下水位及地质体大推力的影响,人工挖孔的施工风险非常大;若采用大直径钻孔桩,在不良地质大推力作用下,大直径钻孔桩面临侧向挤压,成孔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7436073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紧邻桥台顺层边坡的锚索框架式钻孔灌注桩加固构造,包括于远离桥台侧上方不良地质体中纵向间隔设置的后排钻孔灌注桩、于靠近桥台侧上方不良地质体中纵向间隔设置的前排钻孔灌注桩,以及位于后排钻孔灌注桩、前排钻孔灌注桩桩顶且与之刚性连接的框架梁;于后排钻孔灌注桩后方纵向间隔布设锚索,各锚索的后部穿过不良地质体锚固于稳定岩土体,前端锚固于后排钻孔灌注桩的顶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专利中的钻孔灌注桩加固构造需要借助锚索框架并仅适用于紧邻桥台顺层边坡的地形,对于地形空旷、平坦且地下水位高、推力大的不良地质体来说,框架式双排钻孔灌注桩不仅钻孔开挖困难,而且锚索由于难以锚固于稳定岩土体而无法对钻孔灌注桩进行支护,导致钻孔灌注桩的抗弯性能也有所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钻孔开挖困难且钻孔灌注桩的抗弯性能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钻孔开挖施工简单方便且可较好地增强钻孔灌注桩力学性能的钻孔灌注桩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钻孔灌注桩加固结构,包括灌注桩本体和围设于所述灌注桩本体周侧的预制砼护筒,所述预制砼护筒包括若干呈圆柱筒状的护筒砖,若干护筒砖沿所述灌注桩本体的长度方向堆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注桩本体的周侧围设预制砼护筒,预制砼护筒的结构强度高,可对灌注桩本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减小不良地质体对灌注桩本体的挤压作用力,从而增强钻孔灌注桩的各项力学性能。
预制砼护筒由若干呈圆柱筒状的护筒砖堆砌而成,在钻孔开挖时,先在设计基坑位置外围挖开一个供护筒砖嵌入的环形坑槽,再将护筒砖放入环形坑槽中,然后开挖掏空护筒砖内部的泥土;再进一步将环形坑槽深挖,使第一个护筒砖逐渐下沉并放入第二个护筒砖使之堆砌在第一个护筒砖上,依次推进,直至钻孔开挖全部完成。这种依次推进的钻孔开挖方式,相较于直接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或大直径钻孔桩而言,护筒砖可以较好地减小成孔所受的挤压作用力,施工开挖更容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注桩本体和所述预制砼护筒内壁之间周向均布有若干沿所述灌注桩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加固板在预制砼护筒内壁和灌注桩本体之间可对若干护筒砖起到限位作用,使堆砌的护筒砖不易发生位置偏移,提高预制砼护筒的支护强度。若干加固板在灌注桩本体的周侧面上也对灌注桩本体起到一定的支护作用,提高灌注桩本体的抗弯强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筒砖的两个端面均为倾斜面,且护筒砖的两个端面倾斜方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广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广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9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