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1464.7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超;刘洁;李刚;季振华;卢杨;陆鸿宇;王照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E02D1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戴文仪 |
地址: | 30039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型桩尖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装置、驱动装置和液压缸,支撑板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一个支脚,支撑板底部中心通过连接环与固定装置连接,液压缸穿过连接环、固定装置的固定齿轮和压板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撑板上一侧,驱动装置的驱动齿轮和固定装置的固定轮齿相互啮合,支撑板上设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桩尖施工前对桩尖进行固定,防止桩尖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桩尖用于桩尖用于管桩的最前端,在管桩下沉施工时安装在管桩头上,起引导和封堵作用,其形式随着地质的不同和使用方式的不同,也跟着改变和衍生出各类不同的形状规格,开口型桩尖作为桩尖的一种常见类型,广泛使用于岩土类工程,但是其在贯入至地基内部时若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固定,则其在贯入过程中易发生偏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以解决在贯入过程中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装置、驱动装置和液压缸,支撑板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一个支脚,支撑板底部中心通过连接环与固定装置连接,液压缸依次穿过连接环、固定装置的固定齿轮固定连接至压板,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撑板上一侧,驱动装置的驱动齿轮和固定装置的固定轮齿相互啮合,支撑板上设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齿轮和4个固定臂,4个固定臂均匀的固定连接至固定齿轮底部,固定齿轮中心部设有通孔,固定齿轮顶部与连接环卡接,并可相对连接环转动。
进一步的,4个所述固定臂结构相同,固定臂包括固定杆、伸缩气缸和固定块,固定杆顶部固定连接至固定齿轮,固定杆底部内侧通过伸缩气缸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的横截面呈C型,伸缩气缸上侧设有红外线传感器,伸缩气缸、红外线传感器信号连接至控制器,红外线传感器的型号为 E3F-DS30C4,伸缩气缸的型号为MAL40。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驱动电机通过穿过支撑板的传动轴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驱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驱动电机信号连接至控制器,驱动电机的型号为PLF40。
进一步的,液压缸安装在支撑板上,液压缸信号连接至控制器,液压缸的型号为H0B40。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底部设有圆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可以在桩尖施工前对桩尖进行固定,防止桩尖偏移。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对桩尖进行识别,然后自动旋转与桩尖契合,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开口型桩尖施工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板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板;11-支脚;2-固定装置;21-固定齿轮;22-固定臂;221-固定杆;222-伸缩气缸;223-固定块;3-驱动装置;31-驱动电机;32-驱动齿轮;4-液压缸;5-连接环;6-压板;61-圆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1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通风冷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