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铲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2030.9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闫政;杨小军;张太星;白雪;张鹏;李淑玲;樊东峰;史元;刘飞;郭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中学院;鄂尔多斯市同新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04 | 分类号: | E02F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滕书华 |
地址: | 03061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铲车 | ||
一种加强型铲车,本实用新型涉及铲车技术领域,加强型铲板的底部利用销轴与铲托油缸的一端旋接,铲托油缸的另一端通过二号回转销轴与加强型连接部的垂直段下端旋接,加强型铲板的后端利用一号回转销轴与加强型连接部的垂直段上端旋接;加强型连接部的水平段架设在驾驶室的腹板上,且两者之间利用连接螺栓连接固定;驾驶室的尾端连接有车尾端,车尾端的前后两侧壁均连接有一号配重和二号配重;一号配重设置在二号配重的内侧,且两者之间利用螺栓连接固定,在铲板与驾驶室的连接部位增加加强版,提高连接部位的稳定性,同时增加配种,提高铲运的吨位,避免铲车后轮胎离地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铲车。
背景技术
铲车是物流运输中不可缺少的运输设备之一。目前铲车的铲板与液压支架之间的接触面积绩效,容易发生铲板不稳定的情况,且铲板与驾驶室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不够,同时,目前的铲车在对重量较大的物品进行铲起时,容易发生后轮胎离地的现象,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加强型铲车,其通过增加铲板中后立板的长度,用来增加其与液压支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起到稳定铲板的效果,且在铲板与驾驶室的连接部位增加加强版,提高连接部位的稳定性,同时增加配种,提高铲运的吨位,避免铲车后轮胎离地现象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加强型铲板、加强型连接部、驾驶室、车尾端、铲托油缸;加强型铲板的底部利用销轴与铲托油缸的一端旋接,铲托油缸的另一端通过二号回转销轴与加强型连接部的垂直段下端旋接,加强型铲板的后端利用一号回转销轴与加强型连接部的垂直段上端旋接;加强型连接部的水平段架设在驾驶室的腹板上,且两者之间利用连接螺栓连接固定;驾驶室的尾端连接有车尾端,车尾端和驾驶室的下部均设有车轮,车尾端的前后两侧壁均连接有一号配重和二号配重;一号配重设置在二号配重的内侧,且两者之间利用螺栓连接固定,上述加强型铲板由面板、后立板、主立筋和副立筋构成;面板的尾端前后均垂直连接有后立板,且后立板的外端均露设于面板的前后两侧边;后立板的背面相邻侧连接有副立筋,每个副立筋外面的后立板上均连接有主立筋,两个主立筋之间的间距为750mm;上述加强型连接部的垂直段的前后侧面均连接有外加强板,加强型连接部的垂直段与水平段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驾驶室的前侧壁通过锁钩与加强型连接部相勾设。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配重的重量大于二号配重的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配重和二号配重的上端均设有台阶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铲车,其通过增加铲板中后立板的长度,用来增加其与液压支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起到稳定铲板的效果,且在铲板与驾驶室的连接部位增加加强版,提高连接部位的稳定性,同时增加配种,提高铲运的吨位,避免铲车后轮胎离地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型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型铲板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型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型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9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中学院;鄂尔多斯市同新矿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晋中学院;鄂尔多斯市同新矿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2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助剂的加工站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射钉尖端的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