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3397.2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良;苏茂林;杨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良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护 体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包括均质土坝坝体,为提高护坡的抗冲刷能力,在均质土坝坝体的上、下游坝坡表面设置有1.0~3.0米厚的混合料防护层;为将坝体内的渗水及时排出,在均质土坝坝体内间隔埋设有多层排水盲管,排水盲管的管口延伸出下游坝坡;在均质土坝坝体的坝顶填筑有2米厚的混合料层,混合料层与上、下游坝坡表面摊铺的混合料防护层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淤地坝施工方便,增加了上、下游坝坡的抗冲刷能力,使得坝身可以过流(也可以过超标准洪水),进而可以取消泄水建筑物,大大节约了筑坝造价;同时由于坝坡的防冲刷能力强,很好地解决了淤地坝过超标准洪水易溃坝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工程管护任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地坝修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
背景技术
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拦截水土流失形成的淤泥,在沟道中修筑了大量的淤地坝。淤地坝的布置一般是根据沟道流域面积的大小,分别在毛、支沟和主沟道修建一系列的梯级坝,淤地坝的修筑对于抬高沟道侵蚀基准面、防治水土流失、滞洪、拦泥、淤地、减少入河泥沙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修筑的淤地坝由大坝和泄水建筑物组成,大坝一般是就地取材,修建为均质土坝,防洪标准较低。由于淤地坝的数量大、分布分散,管护任务巨大,再加上淤地坝的防洪标准低,在汛期遇超标准洪水翻坝时,易造成淤地坝溃坝冲毁,上游淤地坝溃坝形成的超标洪水又会对下游淤地坝构成威胁,从而形成连锁反应。因此,发明一种防冲刷能力强,可过超标准洪水,免管护的淤地坝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提供一种防洪标准高、防冲刷破坏能力强的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管护一体式淤地坝,包括均质土坝坝体,为提高护坡的抗冲刷能力,在所述均质土坝坝体的上、下游坝坡表面设置有1.0~3.0米厚的混合料防护层。
由于下游坝坡要承受水流的持续冲刷,故下游防护层的厚度要大于上游防护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所述上游坝坡的混合料防护层厚度为1.0~1.5米,所述下游坝坡的混合料防护层厚度为2.0~3.0米。
为将坝体内的渗水及时排出,所述均质土坝坝体内间隔埋设有多层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的管口延伸出下游坝坡。
相邻两层所述排水盲管的距离为3米。
所述均质土坝坝体的坝顶填筑有2米厚的混合料层,所述混合料层与上、下游坝坡表面摊铺的混合料防护层连为整体,增加了上、下游坝坡的抗冲刷能力,使得坝身可以过流(也可以过超标准洪水),进而可以取消泄水建筑物,大大节约了坝体的工程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施工方便,筑坝造价低,坝坡防冲刷能力强,很好地解决了淤地坝过超标准洪水易溃坝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工程管护任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淤地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良,未经张金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3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静态功耗的汽车模块供电电路
- 下一篇:一种印刷用油墨加工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