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焊线机自动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3438.8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8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焊线机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焊线机自动下料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框、底架、顶板、冲撞件、导杆、滑块、固定板、连接座、第一机械手、第一连接管、L型座、连接块、固定盘、转动臂、第二机械手、第二连接管、电机、联轴器、丝杆、轴座和滚珠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自动下料装置,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为气缸伸缩式传动控制,将工作转台工位上的产品夹取后回撤,第二机械手无缝衔接夹取第一机械手上的产品后,转动放料,通过两组机械手实现不间断递送下料,代替传统人工下料,有效节约企业用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线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焊线机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全自动焊线机生产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全自动焊线机是一种集计算机控制,运动控制,图像处理,网络通信,由多个高难度XYZ平台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他对设备要求高响应,低振动,高效率,稳定的超声输出和打火系统,高精准的图像捕捉,焊接材料通过全自动上下料系统实现全自动循环焊接。
当需要对焊线产品进行下料的情况下,由于现有下料方式均为传统人工下料,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劳动力需求量大,自动化程度低,企业用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全自动焊线机自动下料装置,解决了当需要对焊线产品进行下料的情况下,由于现有下料方式均为传统人工下料,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劳动力需求量大,自动化程度低,企业用工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焊线机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框、底架、顶板、冲撞件、导杆、滑块、固定板、连接座、第一机械手、第一连接管、L型座、连接块、固定盘、转动臂、第二机械手、第二连接管、电机、联轴器、丝杆、轴座和滚珠轴承,所述固定框顶部左右两端与底架进行一体式连接,所述冲撞件紧固于底架内侧右端,所述底架内侧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滑块沿着导杆外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块顶端面通过螺栓与固定板锁紧固定,所述固定板顶部左端与连接座紧密固定,所述连接座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顶端中部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底架前部右端设置有L型座,所述L型座左侧上端与连接块相互固定,所述连接块左端中部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左端中部与转动臂转动配合,所述转动臂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顶端中部与第二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固定框右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左端中部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相连接,所述丝杆外侧左端与轴座转动配合,所述丝杆外径表面与滚珠轴承螺纹配合,并且滚珠轴承顶端面通过螺栓与滑块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设置有两根,并且呈并排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前后两端内中部设置有导孔,并且导孔内径尺寸大于导杆外径尺寸5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顶部左端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设置有两组,并且底架形状呈倒T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旋转范围为顺时针0-90度,并且转动臂表面呈光滑状。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外径尺寸小于滚珠轴承内径尺寸3MM,并且丝杆外径表面呈光滑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3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拦截氮磷流失的捕获器
- 下一篇:一种可扩展内部空间的包装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