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齿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3641.5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1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传诚技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04 | 分类号: | B62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盘结 | ||
一种自行车齿盘结构,包括:一本体,其外周圆上设有复数个齿;复数个第一凸出件与复数个第二凸出件,交替设置于该本体,并分别对应该些齿。每一个第一凸出件具有一第一身部,每一个第二凸出件具有一第二身部。该些第一凸出件的第一身部的高度大于该些第二凸出件的第二身部的高度。藉此,可提高该齿盘与炼条啮合的稳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行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齿盘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习知的自行车炼条50是由复数对内板52与复数对外板54利用插销56交替枢接所组成。在每一对内板52与每一对外板54之间分别具有一空间58,60,供一齿盘的齿62嵌入,使该齿盘可带动该炼条50。显而易知的是,每一对内板52之间的空间58的宽度D1小于每一对外板54之间的空间60的宽度D2。
为了使该齿盘的齿62可顺利地与该炼条50结合,该些齿62的齿厚会小于该些内板52之间的空间58的宽度D1。换言之,该齿盘的齿62与该炼条50结合时,该些齿62与该些内板52之间会具有间隙。而由于该些外板54之间的空间60的宽度D2大于该些内板52之间的空间58的宽度D1,因此,该些齿62与该些外板54之间会具有更大的间隙。
这些间隙虽有利于让该齿盘的齿与该炼条结合,但是也同时容易让该齿盘的齿与该炼条分离。请参阅图2,在进行换档的动作时,炼条50会受到沿垂直于该炼条转动方向的力(图中箭头所示)。详而言之,当炼条50与后齿轮组的小齿轮(图未视)啮合时,炼条50会受到朝向外侧的力(朝向图示右方的箭头);而当炼条50与后齿轮组的大齿轮(图未视)啮合时,炼条50会受到朝向内侧的力(朝向图示左方的箭头)。当炼条50受到此一力时,如果此时自行车又处于激烈的骑行状态下,炼条50则会很容易与齿盘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齿盘结构,其可降低在换档时齿盘与炼条分离的机会。
为达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齿盘结构,包括:一本体,其外周圆上设有复数个齿;复数个第一凸出件,设置于该本体;每一个第一凸出件具有一第一导入部与一第一身部;该第一导入部连接于该第一身部,且该第一导入部比该第一身部接近该齿的外端;该第一导入部的高度由该第一导入部的外端往与该第一身部连接的一端逐渐加大,以及复数个第二凸出件,设置于该本体;每一个第二凸出件具有一第二导入部与一第二身部;该第二导入部连接于该第二身部,且该第二导入部比该第二身部接近该齿的外端;该第二导入部的高度由该第二导入部的外端往与该第二身部连接的一端逐渐加大;其中,该些第一凸出件与该些第二凸出件呈接替排列,且该些第一凸出件与该些第二凸出件分别对应该些齿;该些第一凸出件的第一身部的高度大于该些第二凸出件的第二身部的高度。
通过以上结构,可提高齿盘与炼条结合的稳定性,降低换档时炼条与齿盘脱离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齿盘的示意图。
图2是习知齿盘与炼条结合时受到换档时的正向力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齿盘与曲柄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齿盘的内侧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齿盘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齿盘的外侧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齿盘与炼条结合的示意图。
图8类似图7,显示炼条受到向外的正向力的示意图。
图9类似图7,显示炼条受到向内的正向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传诚技研有限公司,未经传诚技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3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