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打针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3833.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2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打针 固定 装置 | ||
一种儿童打针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儿童在打针时胳膊乱动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上端经上下轴向的支撑柱固定有坐垫,坐垫后端设有上下方向的靠背,坐垫左右两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两个挡板之间设有固定气垫,右侧的挡板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向上且左右方向的通槽,通槽右端设有固定气囊,支撑板上开设有位于其前侧且与通槽连通的滑槽,支撑板后侧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端缠绕有一端与其固定的拉带,拉带另一端贯穿支撑板上表面且可插入滑槽内;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打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生病时经常需要进行药物注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针,给儿童打针时由于疼痛,儿童会不停的哭闹、扭动身体,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当针头刺入体内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对儿童的身体进行控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儿童身体造成损伤,目前对儿童打针一般是由家长对儿童进行固定,这种方法在对臀部注射时便于控制,但如果注射部位在手臂,就不能对患者进行很好的固定,注射过程中儿童手臂可能会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打针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儿童在打针时胳膊乱动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上端经上下轴向的支撑柱固定有坐垫,坐垫后端设有上下方向的靠背,坐垫左右两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两个挡板之间设有固定气垫,右侧的挡板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向上且左右方向的通槽,通槽右端设有固定气囊,支撑板上开设有位于其前侧且与通槽连通的滑槽,支撑板后侧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端缠绕有一端与其固定的拉带,拉带另一端贯穿支撑板上表面且可插入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固定气垫、拉带、固定气囊,对儿童的胳膊进行固定,避免在打针时因胳膊晃动造成医疗事故,同时设有扭簧、转轴与齿轮使拉带可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设有按柄、充气垫、弹簧及软管便于医护人员对固定气囊进行充气,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右视切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经上下轴向的支撑柱2固定有坐垫3,坐垫3后端设有上下方向的靠背4,坐垫3左右两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5,两个挡板5之间设有固定气垫6,右侧的挡板5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7,支撑板7上开设有开口向上且左右方向的通槽8,通槽8右端设有固定气囊9,支撑板7上开设有位于其前侧且与通槽8连通的滑槽10,支撑板7后侧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11,转轴11左端缠绕有一端与其固定的拉带12,拉带12另一端贯穿支撑板7上表面且可插入滑槽10内。
为了便于固定气垫6充气,所述的固定气垫6后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连接管13,连接管13贯穿靠背4且同轴拆卸连接有冲气塞14,冲气塞14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3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肚脐测温装置
- 下一篇:用于断路器的温度检测电路及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