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补热地源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4714.2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郝好;黄雪婷;王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27/00;F25B41/04;F25B49/00;F24T10/13;F24S2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热地 源热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补热地源热泵系统,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包括地埋换热孔、地温场监测孔、数据处理控制箱、补热热交换装置、太阳能板、地源热泵机组和末端设备,太阳能板与补热热交换装置之间通过导管一连通,且导管一上设置有太阳能补热水泵,地埋换热孔一端通过连通管一与地源热泵机组连通,地埋换热孔另一端通过连通管二与地源热泵机组连通,补热热交换装置分别通过导管二和导管四与连通管一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延长寿命,节省初投资,系统应用灵活,各模式转换自动控制,末端用户舒适度高,且能够根据声音分贝起伏判定是否有人从而决定是否工作,环保性能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补热地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地源热泵技术日渐成熟,利用热泵技术为空调提供热源是目前国家推荐的节能环保的一种空调方式,已成为最有前途的节能环保技术,将换热管埋在土壤下与土壤进行热交换,没有对自然水源的开采和污染的担心,适用性更广,安全稳定性更高;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特别在寒冷地区,系统热负荷远大于冷负荷,需要从土壤中提取大量的热量,如不在当年平衡,地温场基础温度就会发生改变,一段时间后,地埋换热系统会能效降低,增加能耗,导致系统不能良好的工作,甚至失去作用;
同时,现有的地源热泵系统使用时是全天无间断工作,只能通过手动进行关闭,有时忘记关闭会导致能源浪费,智能化程度不高,且环保性能还可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补热地源热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寒冷地区系统不能良好的工作以及智能化程度不高浪费能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补热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埋换热孔、地温场监测孔、数据处理控制箱、补热热交换装置、太阳能板、地源热泵机组和末端设备,所述太阳能板与补热热交换装置之间通过导管一连通,且所述导管一上设置有太阳能补热水泵,所述地埋换热孔一端通过连通管一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连通,所述地埋换热孔另一端通过连通管二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连通,所述补热热交换装置分别通过导管二和导管四与所述连通管一连通,所述补热热交换装置通过导管三与所述连通管二连通,所述地源热泵机组一端通过连通管三与所述末端设备连通,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另一端通过连通管四与所述末端设备连通,所述连通管一上设置有地源循环水泵,所述连通管四上设置有末端循环水泵,所述数据处理控制箱分别与所述地温场监测孔、所述补热热交换装置、所述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补热水泵、所述地源循环水泵、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所述末端设备、所述末端循环水泵、所述导管二、所述导管三、所述导管四、所述连通管一以及所述连通管二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管二内设置有阀门一,所述导管三内设置有阀门二,所述导管四内设置有阀门三,所述连通管一内设置有阀门四和阀门五,所述连通管二内设置有阀门六。
优选的,所述地源循环水泵位于所述导管二和所述连通管一之间。
优选的,所述阀门四位于所述导管二和所述导管四之间,所述阀门五位于所述导管四和所述地源热泵机组之间。
优选的,所述末端设备由散热板、散热管和鼓风板组成,所述鼓风板通过所述散热管安装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散热板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分贝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鼓风板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地源循环水泵和所述末端循环水泵均为双向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延长寿命,节省初投资,系统应用灵活,通过各个阀门的启闭能够对各模式转换自动控制,有效提高末端用户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4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厢式冷热冲击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轧钢用平轧机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