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既有结构外设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支撑加固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5306.9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9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曹徐阳;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结构 外设 预应力 装配式 框架 支撑 加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有结构外设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支撑加固的结构,包括固定在待加固的原结构上的外附框架‑耗能支撑结构,其包括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支撑,预制支撑由内置的低屈服点耗能钢板浇筑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支撑上均预留有连接用的连接件;预制梁与预制柱相互固定连接,连接节点处后浇混凝土,依次固定连接的预制柱内设有贯穿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的两端锚固;所述外附框架由若干外附框架单元构成,外附框架单元中设有预制支撑。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待加固原结构使用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及加固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抗震加固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既有结构外设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耗能支撑加固的结构。
背景技术
附加子结构整体加固,即利用附加整体子结构与原有结构的协同工作,改变原结构的结构体系,将损伤转移至附加子结构,从而改变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模式,增强结构整体抗震能力,从而减缓整体抗震需求,是一种结构体系的加固方法。
现有的加固方法却大多局限于构件层次的加固,如扩大构件截面,外贴钢板等等,现有技术中更倾向于对原结构中抗震能力不足的构件进行加固,而不是从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角度进行考虑。
并且目前已有的附加子结构加固多数需进行现浇作业,施工周期繁杂漫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丧失了其本来的优势。已有的附加子结构多为外附框架,而采用外附框架-支撑较少;存在的外附-支撑研究也多为钢结构,而采用钢混组合的形式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有结构外设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耗能支撑加固的结构,在不影响待加固原结构使用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及加固质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既有结构外设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耗能支撑加固的结构,包括固定在待加固的原结构上的外附框架-耗能支撑结构;所述外附框架-耗能支撑结构包括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支撑,预制梁由内置的钢板浇筑混凝土预制而成,预制柱由内置的钢管-钢板组件浇筑混凝土预制而成,预制支撑由内置的低屈服点耗能钢板浇筑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支撑上均预留有连接用的连接件;
预制梁与预制柱相互固定连接,连接节点处后浇混凝土,形成外附框架-耗能支撑结构的外附框架;所述外附框架由若干个外附框架单元构成,相邻外附框架单元共用预制梁或预制柱,依次固定连接的预制柱内设有贯穿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的两端锚固;所述外附框架单元内对称设有预制支撑,预制支撑斜向设置并与预制梁、预制柱上预留的连接件固定连接;预制支撑的一端与预制梁、预制柱连接的节点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侧的预制梁上。
其中,低屈服点耗能钢板可以选用Q235;外附框架由若干外附框架单元构成,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待加固的原结构进行针对性地增减外附框架单元的数量,相邻外附框架单元共用一个预制梁或预制柱;耗能低屈服点钢的横截面可以为一字形、十字形、米字形;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支撑上均预留有连接用的连接件根据实际连接方式进行设置,如采用两个预制支撑对称设置在外附框架单元内,则相应的上预制梁预留两个斜向钢板,分别与预制支撑连接用;其中连接件可以采用外伸连接钢板的形式,再安装紧固件实现紧密结合;外附框架-耗能支撑结构与待加固的原结构通过连接组件相互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既有结构外设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耗能支撑加固的结构可以安装至原结构的外表面,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至原结构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耗能低屈服点钢的横截面为十字形。
优选地,所述预制梁的内置钢板上设有内置箍筋和构造钢筋,所述预制柱的钢管-钢板组件上设有内置箍筋和构造钢筋。
优选地,所述相邻预制梁和预制柱的连接处设有附加箍筋,相邻预制柱的连接处设有附加箍筋。
优选地,所述每个外附框架单元均设有两个预制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5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向布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