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梯的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5625.X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5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陶海军;章兴娣;沈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新电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26;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1523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梯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的升降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内两侧均设置有座椅,所述轿厢中间设置有贯穿轿厢顶部和底部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立柱且立柱两端向上下延伸出套管,所述立柱一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带,所述电机相对立柱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前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带啮合连接,所述轿厢底部在立柱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相对立柱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前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本实用新型中,齿轮沿着立柱上的齿带开始滚动,带动电梯上升或者下降,当需要紧急停止轿厢时,顶块卡入齿带中,使电梯彻底停止,通过机械结构制动电梯,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
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升降电梯”,其申请号为“201510535757.5”,该专利在轿厢内中间设置了支撑柱,在曳引机故障轿厢失控掉落时可以手动转动支撑柱使轿厢停止,但是通过人工制动来控制机械设备,本身风险就极高,而且不能彻底解决电梯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电梯升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电梯的升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梯的升降装置,包括在轿厢中间设置的贯穿轿厢顶部和底部的套管,所述套管在轿厢内的部分外围包裹有保护层,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立柱且立柱两端向上下延伸出套管,所述立柱一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带,所述轿厢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电机相对立柱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前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转轴外侧截面接触位置内嵌有两个定位销,所述齿轮与齿带啮合连接,所述轿厢底部在立柱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气缸相对立柱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前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外围设置有一圈缓冲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管贯穿轿厢顶部和底部且连接处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套管长度与轿厢高度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形且齿带分布在平面处,所述立柱上非齿带处与套管之间为连接紧密的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层采用塑料泡沫材质,所述缓冲层采用橡胶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轴和齿轮前端的两个定位销同时嵌入转轴和齿轮端面内且处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机之间和第二控制开关之间均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块为圆柱形且直径小于齿带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新电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新电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5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快速病理标本储存的标本箱
- 下一篇:一种高速卧式分切机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