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加弹机的假捻器龙带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7398.4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肖美君;陶然;付明娟;潘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君辉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D01H1/241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加弹机 假捻器龙带 传动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加弹机的假捻器龙带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轮、导向轮、张紧轮组件、压紧轮组件、假捻器主动轮以及环形龙带。主动轮、导向轮以及假捻器主动轮均始终压靠于环形龙带的内圈面。压紧轮组件与假捻器主动轮相间布置。压紧轮组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可进行自适应性摆动,以始终弹性地顶靠于环形龙带的外圈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与假捻器主动轮的相对间隙,确保始终对环形龙带进行可靠压紧。这样一来,一方面,保证环形龙带的传动效率,防止其发生空载现象,降低了生产能耗;另一方面,确保了假捻器自身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加弹机的假捻器龙带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假捻的原理为纤维由于加捻而产生扭曲应力,该应力经热定型处理而消除,使得加捻卷缩形状被固定下来。其后虽经解捻,但纤维已经不能回复到原来的平行状态,而成为具有一定卷缩蓬松性的变形丝。假捻器包括假捻器主动轮。多个假捻器主动轮并排布置于龙带的内圈,且在龙带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驱动。另外,围绕龙带的外圈设置有压紧轮组件,其与假捻器主动轮配对使用,以确保龙带的传动效率以及假捻器的运行可靠性和同步性。在现有技术中,压紧轮组件多采用固定式结构,即压紧轮组件相对于假捻器主动轮的相对间隙不可调。已知,假捻器主动轮多为铝质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对龙带的工作面造成磨损,从而导致其与压紧轮组件的间隙增大,进而影响假捻器的运行稳定性,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传动效率较高,且确保假捻器具有良好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适用于加弹机的假捻器龙带传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加弹机的假捻器龙带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轮、导向轮、张紧轮组件、压紧轮组件、假捻器主动轮以及环形龙带。主动轮、导向轮以及假捻器主动轮均始终压靠于环形龙带的内圈面。压紧轮组件可沿高度方向进行自由摆动,且其与张紧轮组件均始终弹性地顶靠于环形龙带的外圈面。压紧轮组件与假捻器主动轮相间布置。压紧轮组件包括基板、支撑杆、压紧轮以及弹性件。支撑杆铰接于基板上,且压紧轮可自由旋动地固定于其自由端。弹性件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于基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件为拉伸弹簧或弹性橡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系列安装孔,以用来连接弹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主动轮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布置于环形龙带的两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围绕主动轮的外圆周侧壁设置有外凸圆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主动轮外圆周侧壁的粗糙度小于6.3μm,且在其上开设有环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环形龙带依序由覆面层、第一中性层、抗拉层、第二中性层和摩擦层累叠而成。抗拉层的材质为尼龙片基或聚酯纤维。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龙带传动系统,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压紧轮组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适应摆动,以调整其与假捻器主动轮的相对间隙,确保始终对环形龙带进行可靠压紧。这样一来,一方面,保证环形龙带的传动效率,防止其发生空载现象,降低了生产能耗;另一方面,确保了假捻器自身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加弹机的假捻器龙带传动系统的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君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君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7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气胀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先桩法海上风电桩基础加强型灌浆密封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