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甩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1469.8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0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力立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8 | 分类号: | F26B5/0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洪***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甩干装置,涉及甩干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甩干装置检修不便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包括内筒、外筒、驱动装置,在外筒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引风口与热风装置的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外筒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外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检修甩干装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甩干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甩干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是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经过成型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从成型后的金属轴套、螺母等零件在经过防锈油、磨砂等各道工序之后需要进行甩干金属表面水分,现有技术上常通过加设加热装置来提高干燥效率,而大部分的加热装置安装与甩干机内部,存在加热装置损坏之后检修不便的问题。
在公开号为CN2064866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甩干装置,包括外筒、内筒、盖体、铰链、加热器、散热缝、集水桶、风机、隔网、转盘、圆环、引风扇,外筒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开口状;内筒设置在外筒内部;盖体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外筒的边缘上;盖体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器;盖体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散热缝;外筒安装在集水桶上;风机安装在外筒的底部;风机的上部设置有隔网;隔网上设置有转盘;内筒安装在转盘上;内筒的外围设置有圆环;引风扇均匀设置在圆环上。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其中常采用驱动装置来驱动转盘转动,通过转盘来带动内筒转动,在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来提高干燥效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现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安装在外筒的底部,引风扇设置于内筒外壁上的圆环上,加热器安装于盖体内部,当风机、引风扇以及加热器出现损坏的状况时,需要拆开盖体检修加热器,检修风机以及引风扇时需要拆下内筒,导致检修极其不便,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甩干装置,其具有便于维修甩干装置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甩干装置,包括外筒、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设置于内筒底部以用于驱动内筒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安装与外筒上端的盖体,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引风口,外筒的一侧设置有热风装置,热风装置的出风口与引风口通过连接管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热风装置安装设置与外筒的外侧并由连接管连通设置,如此设置将方便热风装置在损坏时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外筒的上端设置有若干道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外筒的上端设置排气孔,内部气流在热风装置推进热风的推力下往上升,升至外筒上端时将水蒸气由排气孔带出以保证桶内气压正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引风口设置于外筒下端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风口设置于外筒下端的一侧,使得热风装置的热风由下而上推动水蒸气上升并由排气孔排出筒外,防止工作人员在掀起盖体时工作人员被高温蒸汽烫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管呈“Z”字形状设置,连接管的其中一端与热风装置的出风口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引风口连接,连接管与引风口连接的一端略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管的形状设置成Z”字形,防止水分由连接管进入热风装置,且连接管与引风口连接的一端略向下倾斜设置,使得进入连接管的水将沿着连接管的内壁流回外筒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热风装置环外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件,各热风装置与引风口之间的连接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力立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力立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魔术球生产用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人脸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