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辋及具有其的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1563.3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弟;李顺平;熊冬冬;丁容;孙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B60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任必为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辋及具有其的车轮,其中,轮辋上形成有结构加强槽,结构加强槽由一部分轮辋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冲压形成,或由内向外冲压形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轮辋的结构不合理,降低了车轮的径向承载能力,导致车轮承受径向载荷过程中变形量较大,致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对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轮的轮辋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车轮的轻量化设计,通常轮辋的厚度设置的较薄,而较薄的轮辋无法保证车轮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车轮的径向承载能力,导致车轮承受径向载荷过程中变形量较大,致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对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辋及具有其的车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辋的结构不合理,降低了车轮的径向承载能力,导致车轮承受径向载荷过程中变形量较大,致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对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辋,轮辋上形成有结构加强槽,结构加强槽由一部分轮辋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冲压形成,或由内向外冲压形成。
进一步地,轮辋沿其轴向包括相连接的安装环板和连接环板,其中,连接环板的一部分向轮辋的轴线一侧凹陷形成环形轮辋槽结构,结构加强槽位于安装环板和连接环板的过渡连接处。
进一步地,环形轮辋槽结构与安装环板连接,以使结构加强槽形成在环形轮辋槽结构与安装环板的过渡连接位置处。
进一步地,安装环板沿远离连接环板的方向依次包括轴向环板段、径向凸起环板段和弯曲环板段,其中,结构加强槽形成在环形轮辋槽结构与轴向环板段的过渡连接位置处。
进一步地,结构加强槽的槽底面为平面,其与轮辋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0度小于等于50度。
进一步地,结构加强槽10的深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0mm,结构加强槽的轴向宽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50mm;结构加强槽的周向长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00mm。
进一步地,结构加强槽为多个,多个结构加强槽绕轮辋的周向相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结构加强槽的个数大于等于2个且小于等于24个。
进一步地,结构加强槽为一个,一个结构加强槽沿轮辋的周向连续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辋为上述轮辋,轮辐设置在轮辋的轴向的一端,且轮辐的外周沿与轮辋的位于其的环形轮辋槽结构的位置处的内壁面焊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备足够径向承载能力的轮辋,不仅满足车轮的轻量化设计要求,而且确保车轮在承受径向载荷过程中不会因轮辋的变形量较大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具体而言,通过优化轮辋的整体结构,使得轮辋的一部分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冲压形成结构加强槽,由于结构加强槽属于轮辋的一部分,并没有增设其他加强结构,确保车轮的轻量化设计的前提下,结构加强槽的设置有利于提升轮辋的延展性和整体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轮辋的径向承载能力,确保车轮承受径向载荷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量,从而保证车辆能够正常行驶,进而保障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车轮的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