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1565.2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晟塑胶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降低 电压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主要包括涂层、插头、旋管、螺纹头、内孔和主体,主体外侧上部固定安装有插头,插头上部外侧旋接安装有套管,套管顶端固定安装有旋管,旋管上部内侧插接安装有螺纹头,螺纹头顶端固定安装有旋帽,旋帽右侧贯穿安装有软管,所述主体内侧贯穿安装有内孔,所述主体外侧涂布设置有涂层。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针灸用针采用中空设置,可以进行简易针灸或者封闭治疗,适用范围广;且自身的结构合理,阻力小,插入无痛感,在使用中,不会产生静电,抑制无益电压,抗湿性好,润滑不沾血,耐磨损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用针,具体是一种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现有的针灸用针多是实心的,适用范围窄,进行外部介入式的灸法时,无法使用;且自身的结构不合理,在使用中,会产生静电,在施针处会产生不适,对身体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主要包括涂层、插头、旋管、螺纹头、内孔和主体,主体外侧上部固定安装有插头,插头上部外侧旋接安装有套管,套管顶端固定安装有旋管,旋管上部内侧插接安装有螺纹头,螺纹头顶端固定安装有旋帽,旋帽右侧贯穿安装有软管,所述主体内侧贯穿安装有内孔,所述主体外侧涂布设置有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管和套管外侧套设安装有上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头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下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底端左右两侧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二斜切面,所述主体下部前侧位于内孔处设置有第一斜切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涂层外侧设置有铁氟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针灸用针采用中空设置,可以进行简易针灸或者封闭治疗,适用范围广;且自身的结构合理,阻力小,插入无痛感,在使用中,不会产生静电,抑制无益电压,抗湿性好,润滑不沾血,耐磨损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左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中套管、旋帽、插头和供气头之间右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中主体、内孔和涂层之间的横切示意图。
图5为智能降低电压的双用针头中主体、内孔和涂层之间左视角度的横切示意图。
图中:涂层1、下胶套2、上胶套3、软管4、旋帽5、插头6、套管7、旋管8、螺纹头9、内孔10、主体11、第一斜切面12、第二斜切面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晟塑胶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晟塑胶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混凝土立桩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氢氧化钙的提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