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1844.9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9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洋;韩启浩;张永山;区彤;辛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约束 边缘 节点 模块 装配式 剪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包括下层预制剪力墙板、上层预制剪力墙板和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约束边缘节点模块四周都设有凸起,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上、下凸起分别与上层预制剪力墙板的下部和下层预制剪力墙板的上部连接,并在两侧外设置条形钢板,两侧的条形钢板通过对拉螺栓进行固定,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左、右凸起两端安装条形钢板并通过对拉螺栓进行固定楼板,通过约束边缘节点模块将节点装配连接转移至纵横墙体和楼板中,不仅可以避免复杂的节点连接构造及引起的应力集中导致节点破坏的现象,而且将水平和竖向拼缝集中在纵横墙体和楼面上,可以简化现场施工,实现连接构件标准化设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
背景技术
大量的震害调查表明,装配式结构节点的破坏是导致整体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装配式构件的节点连接是最薄弱环节,其接缝方式难以保证构件间的连续连接,且往往节点处内力较大,结构在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易在节点处产生过早破坏,其中,装配式剪力墙墙板之间的接缝连接仍主要采用水平和竖向钢筋的搭接,如套筒连接形式、浆锚连接形式和机械连接形式,即先连钢筋后灌浆的“湿式”连接方式,构造复杂,不便于施工,且难以保证可靠的抗震性能。
申请公布号为CN103510640B的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该装配式剪力墙在下层预制剪力墙板的上端预埋多个钢筋连接螺栓,并穿插上层预制剪力墙板的下端螺栓孔中,并通过螺母紧固连接。该装配方法使得其受力集中于剪力墙墙板之间的螺栓连接上,易引起应力集中导致节点过早破坏损伤的现象。
申请公布号为CN103883034B的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带边缘约束构件的装配式剪力墙及墙-梁连接结构”,该剪力墙在四角设有矩形钢管,上下侧预设伸出钢筋,上下层墙体通过连接钢板、对拉螺栓、墙上伸出纵筋、梁内预埋套筒等实现初始连接,再通过后浇混凝土实现最终连接。该装配方法施工较为繁琐,且仍是先连钢筋后灌浆的“湿式”连接方式。
申请公布号为CN103104053B的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该装配式剪力墙在相邻剪力墙单元设置凸块和凹槽进行拼接,并通过剪力墙两侧内穿预应力钢束实现剪力墙之间的连接。该施工方法未设置水平连接,外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单元易出现沿剪力墙面内及面外方向滑移,从而降低了剪力墙的抗侧能力,此外,该装配式剪力墙未考虑与楼板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以解决传统预制剪力墙在节点处连接而产生薄弱环节的弊端,实现装配式剪力墙各连接构件的标准化设计,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包括下层预制剪力墙板、上层预制剪力墙板和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约束边缘节点模块沿上下和左右方向都设有凸起,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下凸起与下层预制剪力墙板的上部以及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上凸起与上层预制剪力墙板的下部的连接处两侧外分别设有条形钢板,两侧的条形钢板通过对拉螺栓进行固定,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左凸起和右凸起两端外分别安装有楼板,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左凸起和右凸起两端与楼板的连接处外分别设有条形钢板,两侧的条形钢板通过对拉螺栓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此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通过约束边缘节点模块将传统的节点装配连接转移至纵横墙体和楼板中,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复杂的节点连接构造及引起的应力集中导致节点过早破坏的现象,而且将水平和竖向拼缝集中在纵横墙体和楼面上,可以简化现场施工,实现连接构件标准化设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下层预制剪力墙板的上部、上层预制剪力墙板的下部和约束边缘节点模块四周的凸起上分别设有螺栓孔,各楼板上也分别设有螺栓孔,还包括各条形钢板上也设有多个螺栓孔,各对拉螺栓分别安装在各螺栓孔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