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两线制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2073.5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8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榕;郑贤彬;张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50;A24F40/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两线制 加密 芯片 防伪 电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两线制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包括雾化器组件和电池组件,雾化器组件包括两线制加密芯片和用于加热并雾化烟液的发热元件,两线制加密芯片预设有防伪码,两线制加密芯片设有两个引脚分别连接雾化器组件的正负电极,电路板上设有微控制器、开关电路,微控制器中也预设有防伪码,雾化器组件与电池组件连接时,雾化器组件的正负电极分别与电池组件的正负电极接触连接,微控制器读取两线制加密芯片中预设的防伪码并与微控制器中预设的防伪码进行比对验证,如比对相同,则微控制器接通开关电路,电子烟进入待机状态;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子烟雾化器组件内加设两线制加密芯片,可有效识别正版雾化器组件以进行防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两线制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一般包括雾化器组件和电池组件,电子烟经过雾化器组件的加热而将烟液雾化产生电子烟雾供吸烟者抽吸,由于电子烟烟液中不含有烟焦油,故抽吸电子烟发出的烟雾中也不含烟焦油,电子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烟焦油对于人们身体的危害,因此,电子烟逐渐替代香烟得到广泛使用。
随着电子烟的普及,电子烟在社会上的销量也逐年递增。品质好、品牌好的电子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而某些品质差的电子烟销量不好,就有可能冒充、伪造品牌好的电子烟的雾化器组件供给消费者替代使用,且以价格低的优势吸引消费者,但由于其质量差,消费者在使用中可能出现漏油、电路断电、烟雾量少、烟液质量差等问题,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也给电子烟正品企业造成不良的声誉。如何对电子烟的雾化器组件进行防伪、正品验证,防止不良替代品的使用,现有的电子烟没有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两线制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该用两线制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通过在电子烟雾化器组件内加设芯片,可有效对正品电子烟雾化器组件进行识别和防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两线制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器组件和电池组件,所述雾化器组件包括两线制加密芯片和用于加热并雾化烟液的发热元件,所述两线制加密芯片预设有防伪码,所述发热元件两端分别连接雾化器组件的正负电极,所述两线制加密芯片设有两个引脚,也分别连接所述雾化器组件的正负电极,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电路板和电池组件的正负电极,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微控制器、开关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中也预设有防伪码,所述雾化器组件和电池组件连接时,所述雾化器组件的正负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池组件的正负电极接触连接,所述两线制加密芯片因此与所述微控制器实现电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读取所述两线制加密芯片中预设的防伪码并与微控制器中预设的防伪码进行比对验证,如防伪码比对相同,则所述微控制器接通所述开关电路,电子烟进入待机状态。
优选地,所述两线制加密芯片、发热元件通过开关电路与所述雾化器组件的正负电极进行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管,所述两线制加密芯片第一引脚同时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D极和发热元件的一端,第二引脚同时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S极和所述雾化器组件的负电极,所述第一MOS管的G极同时连接所述雾化器组件的正电极与发热元件的另一端,这样两线制加密芯片可以在发热元件不通电时通过雾化器组件的正负电极传输数据。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为所述两线制加密芯片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电路,所述数据传输电路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其中第二MOS管的D极同时连接写入信号端TX和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连接电源信号端VDD,所述第二MOS管的G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组件的正电极,所述第二MOS管的S极、第三MOS管的S极同时连接电池组件的负电极并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G极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读取信号端RX,第三MOS管的D极连接电池组件的正电极,所述电池组件的正电极同时还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3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31的另一端与使能信号端连接EN,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池组件的负电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泓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泓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2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腰带
- 下一篇:一种精准定位压装曲前油封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