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医针灸取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2349.X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8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胥梦霞;叶振忠;姚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胥梦霞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4141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医 针灸 取针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中医针灸取针器,涉及中医技术领域。一种新型中医针灸取针器,包括顶块,所述顶块两侧外壁均设有铰接头,且两个铰接头均通过铰轴铰接有夹臂,两个所述夹臂相对一侧底部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夹块,且两个夹块相对一侧均粘接有夹持垫,两个所述夹臂相对一侧中部处均焊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焊接在夹臂上的连接块,且连接块一端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开口端外壁粘接有橡胶垫,顶块底部设有中心杆,中心杆底部外壁中心处开有竖孔。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医师手部与针灸针的直接接触,降低针头被污染的几率,卫生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取针器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夹持后能有效避免针灸针晃动,夹持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中医针灸取针器。
背景技术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现常见的针灸针大多是放置在针包或消毒箱里的,使用时,医师用拇指3和食指捏住针头取针进行针灸操作,这一过程中,手与针灸针直接接触,容易将手上的细菌等传递到针灸针上,卫生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医针灸取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医针灸取针器,包括顶块,所述顶块两侧外壁均设有铰接头,且两个铰接头均通过铰轴铰接有夹臂,两个所述夹臂相对一侧底部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夹块,且两个夹块相对一侧均粘接有夹持垫,两个所述夹臂相对一侧中部处均焊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焊接在夹臂上的连接块,且连接块一端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开口端外壁粘接有橡胶垫,所述顶块底部设有中心杆,且中心杆底部外壁中心处开有竖孔。
优选的,所述中心杆两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弹簧,且两个弹簧一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于两个夹臂外壁,通过弹簧的设置,保障在松开夹臂时,夹臂能自动复位。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臂相远离一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拇指扣和食指扣,方便医师使用。
优选的,所述夹持垫为软橡胶材质,且夹持垫外壁开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垂直设置,防滑槽能更加紧固的固定针灸针。
优选的,所述弧形块开口侧两侧处均设有凸块,所述橡胶垫粘接于凸块外壁。
优选的,所述顶块和中心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新型中医针灸取针器,不使用时浸泡于医用酒精中,进行消毒,使用时,直接取出,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拇指扣和食指扣,利用竖孔套住针顶,然后拇指和食指挤压,利用两个夹持垫夹住针身,即可进行针灸操作,通过中心杆和夹臂的设置,有效避免医师手部与针灸针的直接接触,降低针头被污染的几率,卫生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取针器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2)、一种新型中医针灸取针器,夹持垫外壁开有垂直的防护槽,能有效地固定针灸针,避免针灸针晃动,夹持效果好,另外,两个夹臂之间设有弧形块,夹臂对夹之后,两个弧形块合并,配合竖孔的作用,能进一步为针灸针提供限位作用,避免晃动,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块、2铰接头、3中心杆、4竖孔、5夹臂、6夹块、7夹持垫、8连接块、9弧形块、10橡胶垫、11弹簧、12拇指扣、13食指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胥梦霞,未经胥梦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2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震式风机
- 下一篇:一种肝胆外科用新型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