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匍匐式儿童木马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2463.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5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梅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东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G13/06 | 分类号: | A63G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匍匐 儿童 木马 | ||
一种匍匐式儿童木马,包括支撑部分、摇摆部分、蝠鲼状曲面板三部分,其支撑部分的支撑罩和碗状球托固定连接;摇摆部分的轴杆下端与可调整配重螺纹连接,轴杆上端与蝠鲼状曲面板固定连接;旋转圆球在支撑部分的碗状球托内转动;所述蝠鲼状曲面板包括安全绑带、把手状结构,儿童可双手握住把手状结构,安全绑带固定身体,保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匍匐式儿童木马。
背景技术
玩具木马是一种儿童游戏器械,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依靠身体重心控制木马前后摇摆,锻炼了儿童的平衡能力及抓握能力和手臂肌肉。然而现有的儿童木马大多采用电动摇摆,结构复杂,多为坐姿,儿童会因臀部产生不适感而失去兴趣,缺乏趣味性、体验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匍匐式儿童木马,儿童采用匍匐姿势,体验飞翔、遨游的感觉,同时锻炼儿童的力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匍匐式儿童木马,儿童采用匍匐姿势,锻炼儿童肌肉力量的同时体验飞翔、遨游的感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匍匐式儿童木马,包括支撑部分、摇摆部分、蝠鲼状曲面板三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包括支撑罩、碗状球托;摇摆部分包括旋转圆球、可调整配重、轴杆;蝠鲼状曲面板包括安全绑带、把手状结构。
所述支撑部分:支撑罩起支撑作用,碗状球托与支撑罩固定连接;支撑罩为半球状结构;碗状球托为半球状结构车削去球顶部后铣削成若干片而成,本实施例中,铣削成四块。
所述摇摆部分:轴杆与旋转圆球固定后,下端与可调整配重螺纹连接,上端与蝠鲼状曲面板的底板固定连接,旋转圆球在支撑部分的碗状球托内转动,旋转圆球直径基本尺寸与碗托内径的基本尺寸相同。
所述蝠鲼状曲面板是模仿蝠鲼造型的仿生设计,包括安全绑带、把手状结构,儿童可双手握住把手状结构,安全绑带固定身体,保证安全。蝠鲼状曲面板成型时嵌入钢质底板,钢质底板与摇摆部分的轴杆顶端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儿童采用匍匐式,利用自身力量摇摆木马,体验飞翔、遨游的感觉,同时锻炼儿童的力量。蝠鲼状曲面板设置有把手状结构和安全绑带,儿童可双手握住把手状结构,安全绑带固定身体,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分及摇摆部分剖切示意图。
图中1-支撑部分,11-支撑罩,12-碗状球托;2-摇摆部分,21-轴杆,22-旋转圆球,23-可调整配重;3-蝠鲼状曲面板,31-安全绑带,32-把手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匍匐式儿童木马,包括支撑部分1、摇摆部分2、蝠鲼状曲面板3三部分。支撑部分1的支撑罩11起支撑作用,碗状球托12与支撑罩11固定连接;所述摇摆部分2的轴杆21与旋转圆球22固定后,下端与可调整配重23螺纹连接,上端与蝠鲼状曲面板3的底板固定连接,旋转圆球22在支撑部分1的碗状球托12内转动。所述蝠鲼状曲面板3包括安全绑带31、把手状结构32,儿童可双手握住把手状结构32,安全绑带31固定身体,保证安全。
具体使用时,儿童需在大人的帮助和陪护下使用。儿童可双手握住把手状结构,安全绑带固定身体,保证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儿童采用匍匐式,利用自身力量摇摆木马,体验飞翔、遨游的感觉,同时锻炼儿童的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东学院,未经辽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2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