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烘干回收隧道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2550.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3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国;张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守国 |
主分类号: | F27B9/12 | 分类号: | F27B9/12;F27B9/26;F27B9/3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杨文艳 |
地址: | 031199 山西省晋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烘干 回收 隧道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烘干回收隧道窑炉;在烧窑炉及烘干洞上设置多排多个出风口,进风口及抽排风机,由原来一次下送风150度烘干,现改为30度‑60度‑90度‑150度,四次送风烘干砖坯脱硫,砖坯从低温到高温,砖坯烘干适应性强,在窑车与烧窑炉内壁之间及相邻窑车之间铺设密封板,将热能封闭在窑车的上部,避免窑车上部砖的热能散到窑车下端,不烧窑车,解决烧出欠火砖问题;烧窑炉冷却区前段顶上部设有安装回收垃圾分类燃烧物箱,回收垃圾分类燃烧物,回收利用热能,节能环保;烧窑炉顶上前部安装抽排风机,抽排风机用管道连通粉料车间除尘设备口,回收粉尘,回收的粉尘送进烧窑的高温区,供氧回收利用,热烟循环利用不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烘干回收隧道窑炉。
背景技术
现在砖厂工艺都采用一次下送风烘干工艺,进入烧窑烧制。由于砖坯在烧制前烘干不到位,不科学,造成窑车砖中间裂缝多,爆炸砖、压裂缝砖,成品砖质量低差,增加了生产成本。现有烘干洞、烧窑功能单一,能源利用率低差,占地面积大,无形中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特别需求一种有效解决砖坯烘干烧制高质量的先进工艺,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烘干洞,烧窑,高质高效生产。节能环保生产,规模规范生产,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烧砖窑炉砖坯在烧制前烘干不到位,导致窑车中间成品砖裂缝,爆炸、倒塌、压裂缝的问题,同时能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循环烘干回收隧道窑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循环烘干回收隧道窑炉,包括烧窑炉以及并排连接在烧窑炉一侧的由近到远的两个烘干洞,分别第一烘干洞和前烘干洞,两个烘干洞的走向均与烧窑炉的走向一致;烧窑炉内包括依次连接的预热区、高温区、保温区、冷却区;所述烘干洞及烧窑炉内铺设有窑车轨道,窑车轨道上运行有窑车,窑车上放置砖坯,所述烧窑炉的前侧壁开有若干出风口,第一烘干洞顶上部开有若干进风口,烧窑炉前侧壁的出风口与第一烘干洞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连接有主抽排风机;所述烧窑炉顶部前端开设有若干出风口,第一烘干洞的顶部前端也开设有若干进风口,烧窑炉顶部前端的出风口与第一烘干洞顶部前端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且连接有抽排风机;
所述第一烘干洞1的顶部开设有多排多个二次烘干进风口A和二次烘干出风口B,所述二次烘干进风口A和二次烘干出风口B交替间隔分布,且二次烘干进风口A连接有上送风抽排风机,所述第一烘干洞的左右侧壁开设有间隔排列的多排多个下送风道出风口;所述第一烘干洞的顶部上方设有二层盖板,所述二层盖板上开设有观察及故障排气口,二层盖板与第一烘干洞的顶部之间形成二层风洞;
所述前烘干洞的顶部开有多排多个三次烘干进风口C和三次烘干出风口D,所述三次烘干进风口C和三次烘干出风口D交替间隔分布,三次烘干进风口C通过管道与三次烘干出风口D相连接,且三次烘干进风口C连接有上送风抽排风机;
所述前烘干洞的顶部末端还开设有四次烘干进风口,所述四次烘干进风口通过总风道与三次烘干出风口D连接,且四次烘干进风口连接有上送风抽排风机;所述前烘干洞的顶部末端还开设有尾气回收出风口,所述第一烘干洞和烧窑炉的顶部设有尾气脱硫风箱,尾气脱硫风箱一侧安装尾气脱硫抽排风机,尾气脱硫抽排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尾气回收出风口,所述烧窑炉的后端顶部开设有若干个上送风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窑炉可以实现四次烘干砖坯,具体工作过程为:第一次砖坯烘干为通过烧窑炉和第一烘干洞前侧壁开口连通的管道、出风口、进风口及主抽排风机实现第一次烘干;烧窑炉顶部前端和第一烘干洞的顶部前端相连通的管道、出风口、进风口及抽排风机实现对砖坯第一次烘干,热能均由烧窑炉送至第一烘干洞,烘干后,热能由第一烘干洞的侧壁的下送风道出风口送出。
第二次砖坯烘干为,热能由第一烘干洞的侧壁的下送风道出风口送出后,经过二次烘干进风口A通过抽排风机送风,实现对砖坯的第二次烘干,烘干后热能经二次烘干出风口B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守国,未经张守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2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具板材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缆防火防护槽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