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机器柔性侧围加强板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3473.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8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军;龚蒙;张焕良;成海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马廷昭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柔性 加强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多机器柔性侧围加强板生产线,其包括第一焊接机器人、第二焊接机器人、第三焊接机器人、第四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第一转台、第二转台、打标平台、下料转台、旋转打磨台及成品料箱,第一转台位于生产线右侧中部,第一焊接机器人及第二焊接机器人分别位于第一转台内外两侧,第三焊接机器人及第四焊接机器人分别位于第二转台的内外两侧,打标平台位于生产线左侧,下料转台位于生产线外侧,旋转打磨台位于下料转台外侧,成品料箱位于旋转打磨台右侧,搬运机器人位于第一转台、第二转台、打标平台及下料转台围成的中间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高,生产线转运方便快捷且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多机器柔性侧围加强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侧围加强板总成以前多数情况下在主机厂生产,但随着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侧围零部件开始在汽车零部件公司生产,生产完成后再运送到主机厂进行整车的组装。
侧围加强板总成相比其他汽车零部件,尺寸大,板件刚性差,工序流程复杂,需要焊接的焊点较多。典型侧围加强板总成长宽分别为1.8m和1.4m,单侧重量达20Kg,单侧点焊焊点数为134个,子件构成数量为30件。其整个工艺包括子件冲压、凸焊、点焊、塑胶件安装、打标等,在自动化生产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搬运、防漏装漏焊检测等。零件在汽车零部件公司焊接生产,客户对产品整体的精度要求高,尤其侧围加强板总成的精度直接影响整个侧围、以及其它车身位置零部件的精度,对后序零部件的装配精度有重要影响,在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保证零部件组装的精度、焊点焊接的质量和确保自动化实现达到产能要求,传统的侧围加强板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比较低,生产效率很难达到主机厂整车组装的需求,并且生产线转运过程比较复杂,占用空间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高,生产线转运方便快捷且占用空间小的多机器柔性侧围加强板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多机器柔性侧围加强板生产线,其包括第一焊接机器人、第二焊接机器人、第三焊接机器人、第四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第一转台、第二转台、打标平台、下料转台、旋转打磨台及成品料箱,所述第一转台位于生产线右侧中部,第一焊接机器人及第二焊接机器人分别位于第一转台内外两侧,第二转台位于第一转台的左前方并靠近内侧,第三焊接机器人及第四焊接机器人分别位于第二转台的内外两侧,所述打标平台位于生产线左侧与第一转台相对应位置,下料转台位于生产线外侧与第二转台相对应位置,旋转打磨台位于下料转台外侧,所述成品料箱位于旋转打磨台右侧,搬运机器人位于第一转台、第二转台、打标平台及下料转台围成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焊接机器人、第二焊接机器人、第三焊接机器人、第四焊接机器人固定安装于相应的底座上且末端分别安装有伺服机器人焊钳,搬运机器人末端安装有机器人抓手,第一转台右侧安装有第一工序夹具及第二工序夹具,第一转台左侧安装有第三工序夹具,第二转台上安装有第四工序夹具,打标平台上安装有打标夹具及激光打标机,旋转打磨台上安装有打磨机。
进一步,下料转台上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控制端与下料转台电机通过线缆连接。
进一步,第一焊接机器人、第二焊接机器人、第三焊接机器人、第四焊接机器人旁边分别固定安装有修磨器。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多机器柔性侧围加强板生产线,集中化程度高,中间没有半成品的存储和物流成本,生产线转运方便快捷且占用空间小,并且采用机器人自动焊接并运转,智能化程度高,焊接效率高且能够保证焊接质量,与现有的类似设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全程自动化生产,减少工人取件放件时间;
(2)全流程作业,包含点焊、打标以及打磨等工序,减少人工作业的强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3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电保护膜用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落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