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4172.7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2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延;浦建国;张卫才;周林宝;张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常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支护 智能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应用在基坑支护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含通过锚杆固定连接在基坑坡壁上的支护板,还包含固设在基坑内的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部设有声光报警器,固定柱上设有横杆,横杆上转动连接有竖杆,竖杆与支护板之间铰接有推杆,竖杆位于横杆下方的一端设有凸块,固定柱朝向支护板的端面上还设有L型支撑架,支撑架朝向竖杆的端面上设有触发板,触发板朝向竖杆的端面上通过若干弹簧连接有启动板,启动板朝向触发板的端面上设有启动块,启动板和触发板均位于竖杆的转动路径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在基坑支护板出现倾倒情况时做出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撤离,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的措施。
公告号CN206986900U公开了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包括基坑支护板,基坑支护板内部设置有锚杆,锚杆插入坡壁内部,基坑支护板与坡壁通过锚杆固定连接,基坑支护板一侧紧贴在坡壁上,基坑支护板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穿过基坑支护板内部,且排水管与基坑支护板固定连接,排水管前端设置有尼龙网,尼龙网包裹在排水管外侧,坡壁内部挖有滤水槽,尼龙网设置在滤水槽内,且滤水槽内部填充有碎石,基坑支护板左端设置有凸起,基坑支护板右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凸起相互配合设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随着基坑内土体的不断挖出,基坑侧壁的土体会倾向于向基坑内部移动,导致基坑支护板承受基坑侧壁的压力增大,当基坑支护板的支撑强度不够出现倾倒情况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上述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难以在基坑支护板出现倾倒情况时做出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撤离,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其优点是:可以在基坑支护板出现倾倒情况时做出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撤离,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包含通过锚杆固定连接在基坑坡壁上的支护板,还包含固设在基坑内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固定柱上还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位于横杆上方的一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竖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护板上,所述竖杆位于横杆下方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固定柱朝向支护板的端面上还设有L型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朝向竖杆的端面上设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朝向竖杆的端面上通过若干弹簧连接有启动板,所述启动板朝向触发板的端面上设有启动块,所述启动板和触发板均位于竖杆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启动块与触发板相互接触时,所述声光报警器启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护板向基坑内部倾斜时,推杆会在支护板的带动下向基坑内移动,推动竖杆沿横杆转动,竖杆上的凸块会随着竖杆向上移动,当凸块移动至启动板处时会抵紧在启动板上,并带动启动板压缩弹簧向上移动,直至启动板上的启动块抵紧在触发块上,此时,声光报警器启动发出声光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及时撤离,从而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板朝向竖杆的端面上还设有环形挡板,所述启动板和启动块均位于环形挡板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挡板具有阻挡灰尘的效果,减少了基坑内的灰尘粘附在触发板的表面导致触发板接触不良,影响声光报警器预警功能的可能,提升了触发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板的周缘上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抵紧在启动板与环形挡板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的设置具有封闭启动板与环形挡板之间连接缝隙的效果,使得灰尘难以从启动板与环形挡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环形挡板内,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灰尘粘附在触发板的表面导致触发板接触不良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常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常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4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