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5393.6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顾锦涛;宋介平;刘奇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一敏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型 成品 钢模斜 浇口 | ||
一种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钢模斜浇口包括板状主体以及斜浇道组件,所述板状主体的下部设有对拉螺杆腰形孔,所述斜浇道组件安装在板状主体的上部;所述斜浇道组件包括浇道底板、浇道左侧板以及浇道右侧板,所述浇道底板的底部与板状主体连接;所述浇道左侧板的一侧与浇道底板的左侧连接,另一侧与板状主体连接;所述浇道右侧板的一侧与浇道底板的右侧连接,另一侧与板状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板状主体下部的对拉螺杆腰形孔结合螺杆结构固定在预留浇筑口位置处,构造混凝土浇筑的入料口,其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而且,由于材质为钢,能够重复拆卸,反复利用,使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
背景技术
当前,在工程建设施工领域,二次结构砌体墙构造柱封模时,依然大量沿用在构造柱顶部留设一定高度的缺口作为其混凝土入料口的传统支模方式,该支模方式导致构造柱顶部混凝土无法浇筑饱满进而采用砂浆封堵,使施工质量大打折扣。少量工程则采用在构造柱顶部支设木模斜浇口作为混凝土浇筑的入料口,来保证该部位的浇筑质量,但支设木模斜浇口工作量大,装拆繁琐,经济成本高,一直未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普遍推广。
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混凝土入料口,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木模斜浇口的上述缺点,成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所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构造柱顶部设置一种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混凝土入料口,保证构造柱顶部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包括板状主体以及斜浇道组件,所述板状主体的下部设有对拉螺杆腰形孔,所述斜浇道组件安装在板状主体的上部;所述斜浇道组件包括浇道底板、浇道左侧板以及浇道右侧板,所述浇道底板的底部与板状主体连接;所述浇道左侧板的一侧与浇道底板的左侧连接,另一侧与板状主体连接;所述浇道右侧板的一侧与浇道底板的右侧连接,另一侧与板状主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浇道左侧板以及浇道右侧板分别设有一直角缺口,所述直角缺口的一直角边与板状主体的顶部边缘线垂直且相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浇道左侧板以及浇道右侧板分别均包括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所述第一三角板的斜边与浇道底板垂直连接,一直角边与板状主体垂直连接,另一直角边与板状主体的顶部边缘平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浇道底板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板状主体包括入料板、连接板以及固定板,斜浇道组件安装在所述入料板上,所述对拉螺杆腰形孔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垂直连接入料板和固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板状主体下部的对拉螺杆腰形孔结合螺杆结构固定在预留浇筑口位置处,构造混凝土浇筑的入料口,其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而且,由于材质为钢,能够重复拆卸,反复利用,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在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在第二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在第三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的第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的第二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型成品钢模斜浇口的第三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5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氯硅烷残液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前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