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轮驱动的污泥循环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6770.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华;籍文法;刘春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钘;许睿峤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驱动 污泥 循环 澄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轮驱动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包括位于池体内部的污泥循环澄清结构,该结构包括:筒体,其具有进水口、循环口和出水口;和叶轮,其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并位于循环口和出水口之间。含有原水和药剂的进水水流能够经由进水口进入筒体的内部。叶轮能够旋转以产生驱动力,以驱动含有污泥的循环水流从筒体的外部经由循环口进入筒体的内部,与进水水流相遇形成混合水流;并且驱动混合水流流动经过叶轮,并在出水口处溢出至筒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澄清池可以利用同一结构实现絮凝反应和污泥循环,无需设置单独的絮凝反应池和外部污泥循环设备,从而有效节省了占地面积,并降低了建造和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驱动的污泥循环澄清池。
背景技术
澄清池是综合絮凝反应和泥水分离过程的水处理单元,可应用在净水、污水、工业污水及雨水等各种水净化处理中。它利用池内积聚的污泥与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相互接触、吸附,充分发挥絮凝剂的作用,提高澄清的效率。这种水池不仅适用于一般浊度水的澄清,也适用于石灰软化水的澄清。
澄清池一般分为污泥循环型和污泥悬浮型。现如今已广泛应用的高密度澄清池是一种典型的污泥循环型澄清池,其具有在沉积区前端的絮凝区,以及在沉积区外部的循环设备,利用循环泵从沉淀区回流污泥至絮凝区进行污泥接触。由于需要设置单独的絮凝区和循环设备,建造成本高,设备维护量大,运行成本高。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兼具成本效益和良好的泥水分离效果的新型澄清池。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叶轮驱动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包括位于池体内部的污泥循环澄清结构,该结构包括:筒体,其具有进水口、循环口和出水口;叶轮,其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并位于循环口和出水口之间;其中,含有原水和药剂的进水水流能够经由进水口进入筒体的内部;其中,叶轮能够旋转以产生驱动力,以驱动含有污泥的循环水流从筒体的外部经由循环口进入筒体的内部,与进水水流相遇形成混合水流;并且驱动混合水流流动经过叶轮,并在出水口处溢出至筒体的外部。
根据这一技术方案,在叶轮的搅动作用下,原水、药剂和循环回流的污泥在筒体的内部充分混合,发生絮凝反应,实现水质的澄清功能;并且,在叶轮的驱动作用下,污泥可持续地从筒体的外部回流到筒体的内部,与新鲜原水和药剂混合。由此,利用同一结构实现了絮凝和污泥循环,无需设置单独的絮凝反应池,也无需设置在澄清池外部的污泥循环设备,降低了建造成本。
优选地,所述筒体具有底部、顶部和位于二者之间的竖直延伸的侧壁;进水口设置在底部中,循环口邻近底部设置在侧壁上,出水口邻近顶部设置在侧壁上。
根据这一技术方案,经进水口流入的进水水流将与经循环口流入的含有污泥的循环水流以直角相遇,这有利于二者充分混合;并且,混合水流将沿着筒体的侧壁流动一段距离以抵达出水口,使得混合水流能够经历充足的混合时间。
优选地,述筒体具有直管段和渐扩段,其中,进水口和循环口设置在直管段的下端附近,出水口设置在渐扩段的上端附近;渐扩段的下端连接至直管段的上端,渐扩段的横截面积在远离直管段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根据这一技术方案,一方面,混合水流将在体积较小的直管段内初步混合,由于空间较小,泥水混合液与絮凝剂的接触反应更加充分,相比于现有的较大容积的反应区,絮凝效果更好;另一方面,由于渐扩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混合水流的流速逐渐减小,有助于形成大体积的矾花,而且,水流可以较低的速度溢出,稳定和均匀地向周边配水,改善整体的澄清效果。相比于现有的三角堰及穿孔管的配水形式,本实用新型无需配水机械设备,安装简单,不易堵塞,具有显著的优势。
可选地,所述直管段可以是为圆柱形管,所述渐扩段可以是为圆锥形管。渐扩段的高度可以为直管段的直径,渐扩段的上端的直径可以为直管段的直径的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6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释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流式直线灌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