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面积洁净厂房生产区温湿度精密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6897.X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华来珍;田野;张小军;陈卫军;胡江;吴亚军;舒信荣;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3/16;F24F11/64;F24F11/84;F24F11/89;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41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洁净 厂房 生产 温湿度 精密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是大面积洁净厂房生产区温湿度精密控制系统,其是背区温湿度传感器和非背区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背区和非背区的吊顶下方约30cm处,背区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背区下方的高架地板下方,MAU机组送风口湿度传感器设置在MAU机组送风口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洁净生产区温度与湿度独立控制,简单灵活,互不干扰;运用分体式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在选择安装点位时灵活多变,特别是点位调试过程中更利于测试出最佳控制点位;控制策略选用上可多种组合,调整灵活;大面积洁净生产区域情况下,温度波动非常小,在±0.3℃范围内;相对湿度波动也较小,在±3%范围内,温湿度控制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大面积洁净厂房生产区温湿度精密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面积较大的电子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温湿度精密控制系统,属于电子洁净厂房温湿度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端集成电路生产厂房中,某些工艺制程设备如光刻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对其所处环境的温湿度相当敏感。温湿度的稍许变化均会造成设备精准度偏差,同时晶圆芯片等产品的运输、存放亦必需处在温湿度稳定的环境中,否则将会导致产品的良率下降。而洁净室系统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环境,使得产品能在其中生产制造。为了保证能满足半导体厂对其室内的温湿度、洁净度的严苛要求,就必需将其控制在设计需求范围内,才不会对工艺制造过程产生影响,而且半导体厂一般都是全年365天24小时连续生产,因此需要设计非常稳定和精准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由于电子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面积较大,可以按照工艺功能的不同,划分为背区与非背区两大工艺区域。背区:主要是电子半导体成品暂存或者流转区域,该区域温湿度控制最为关键;非背区:主要是电子半导体生产区域或其它区域,是控制次关键区域。如图1所示,图中的A为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背区,B为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非背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大面积洁净厂房生产区温湿度精密控制系统,其目的旨在通过在核心洁净区布置相应温湿度传感器点位,结合先进控制策略及思路,在核心生产区面积较大且跨度较长的前提下,保证洁净生产区温度、相对湿度控制稳定,控制范围分别在±0.3℃和±3%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大面积洁净厂房生产区温湿度精密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背区温湿度传感器、背区温度传感器、非背区温度传感器和MAU机组送风口湿度传感器,其中背区温湿度传感器和非背区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背区和非背区的吊顶下方约30cm处,背区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背区下方的高架地板下方,MAU机组送风口湿度传感器设置在MAU机组送风口处;
所述的背区温湿度传感器为分体式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对应背区的DCC干冷盘管阀组的开度,从而调节对应背区的温度;
所述的背区温度传感器用于监视回风温度,在整体空间形成温度梯度场用于后期监视与控制;
所述的非背区温度传感器为分体式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对应非背区的DCC干冷盘管阀组的开度,从而调节对应非背区的温度,使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整体温度在控制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的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位于主生产厂房内,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吊顶上方区域和高架地板下方区域分别为上夹层和下夹层,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侧面设回风夹道,FFU系统设置在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吊顶上方,DCC干冷盘管设置在洁净厂房核心生产区域高架地板下方,主生产厂房回风夹道通过管道与MAU机组送风口连接。
优选的,单个所述的DCC干冷盘管的水阀所对应的调节区域内布设有大于一个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洁净生产区温度与湿度独立控制,简单灵活,互不干扰;
(2)运用分体式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在选择安装点位时灵活多变,特别是点位调试过程中更利于测试出最佳控制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6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死猪的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斜式安装混流式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