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固定式弱刺感麻醉穿刺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1787495.1 申请日: 2019-10-23
公开(公告)号: CN210990630U 公开(公告)日: 2020-07-14
发明(设计)人: 孙小青;王昭安;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 孙小青
主分类号: A61B17/34 分类号: A61B17/34
代理公司: 潍坊中润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6 代理人: 张建永
地址: 2610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固定 式弱刺感 麻醉 刺针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固定式弱刺感麻醉穿刺针,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座,调节座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杆,卡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杆,连接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簧连接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固定式弱刺感麻醉穿刺针,通过将固定板放置在患者的身体可放置区域上,通过将硅胶座与身体接触,保证固定板的稳定性,通过拉动转杆,因此能够改变调节柱的角度,保证硅胶座能够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既不会导致放置的位置对伤口造成损伤,又不会使得使用穿刺针输液的时候出现不适合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固定式弱刺感麻醉穿刺针。

背景技术

现代医生所使用的穿刺针是在静脉输液针和注射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输液针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656年,英国医生克里斯朵夫和罗伯特用羽毛管作为针头,把药物注入狗的静脉,成为了历史上首例静脉注射的实验,1662年,德国一名叫做约翰的医生,首次将静脉注射针用于人体,虽然病人由于感染未能救活,但在医学史上却有里程碑意义,1832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成为首个静脉输液成功的案例,为静脉输液治疗奠定了基础,到了20世纪,随着金属加工技术和医学的进步,静脉输液及其理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迅速衍生出各种不同应用的针型,穿刺针只是其中一个细小的分支,即便如此,也有几十个不同的类型,结构复杂如套管穿刺针,精密细小如细胞穿刺针,现代穿刺针针头普遍采用SUS304/316L医用不锈钢,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

现有的股动脉穿刺操作,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并且穿刺针成30~45°,穿刺结束后需要通过穿刺针输入导丝,而这过程中只能通过医护人员握持穿刺针来避免穿刺针的角度发生改变,操作繁琐,同时穿刺针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保证固定性,导致会使得穿刺针的使用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刺痛感更加强烈,使用效果较差,而具备自固定式的传统穿刺针,无法根据不同患者受伤的部位调节固定装置的位置和角度,导致穿刺针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样无法保证弱刺感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输液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固定式弱刺感麻醉穿刺针,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固定式弱刺感麻醉穿刺针,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簧连接板,所述弹簧连接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调节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调节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底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调节柱的外壁套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硅胶座,所述空心管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向齿轮,所述空心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齿轮控制板,所述空心管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向齿轮,所述第一转向齿轮的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转杆,所述固定转杆的外壁套设有连接轴套,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开设有调节槽,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连接块,所述限位连接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连接座,所述连接盖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的外壁套设有限位连接板,所述限位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衔接连接板,所述衔接连接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穿刺针推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小于固定管的厚度,所述固定管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为中空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小青,未经孙小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7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