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遮阳板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7543.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4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帅;李宝磊;陈东东;徐战战;边文龙;毕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致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遮阳板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遮阳板底座,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该遮阳板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与车身钣金连接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卡爪和卡勾,所述卡爪包括卡爪本体,所述卡爪本体一端与底座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成型有由卡爪本体侧面凸出的爪手,所述卡勾包括卡勾本体,所述卡勾本体一端与底座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成型有由卡勾本体侧面凸出的勾头,所述爪手与勾头背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遮阳板底座,其安装面上设置的卡爪与卡勾,通过卡爪与卡勾的配合,将遮阳板底座一次性装配到位,无需螺栓紧固,解决了遮阳板底座与车身钣金的装配困难的问题,提高了装配的工作效率,且节省了整车的装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螺栓紧固的遮阳板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遮阳板底座的安装常常使用螺栓完成,分别于遮阳板底座与车身钣金上开设螺纹孔,螺栓依次穿过螺纹孔固定连接遮阳板底座与车身钣金。但现有的螺栓固定方式在遮阳板底座装配过程中,由于没有预定位,遮阳板底座上螺栓孔与车身钣金上锁付孔无法直接对准,需要操作工一手扶持遮阳板底座,一手紧固螺栓,装配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使用螺栓紧固,增加整车成本。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172654U公开了一种遮阳板安装座及汽车车身,于安装面上设置卡钩进行预定位后,再由螺栓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安装更加方便。但是该专利所公开的遮阳板安装座依然沿用现有技术中的螺栓固定方式,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安装工序依然较为繁复。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遮阳板底座,以解决了现有遮阳板底座与车身钣金装配困难的问题,节省整车成本,提高装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遮阳板底座,穿过顶棚本体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所述遮阳板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与车身钣金连接的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将底座本体固定安装于车身钣金上的相互配合设置的卡爪和卡勾,所述卡爪包括卡爪本体,所述卡爪本体一端与底座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成型有由卡爪本体侧面凸出的爪手,所述爪手穿过车身钣金上成型的固定孔与车身钣金连接以定位底座本体;所述卡勾包括卡勾本体,所述卡勾本体一端与底座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成型有由卡勾本体侧面凸出的勾头,按压底座本体,勾头于卡勾的弹性收缩作用下进入车身钣金上的固定孔内,固定底座本体;所述爪手与勾头背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爪本体靠近爪手的一侧与对应固定孔边缘之间存在0.5mm的间隙余量;所述卡勾本体靠近勾头的一侧与对应固定孔边缘之间存在0.5mm的间隙余量。
优选的,所述爪手下表面靠近卡爪本体的一侧为垂直于卡爪本体且平行于车身钣金的水平面,远离卡爪本体的一端为向上倾斜的斜面。
优选的,成型于车身钣金上的固定孔包括分别与卡爪与卡勾对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中间的车身钣金上还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座本体上成型有与螺纹孔对应设置的螺栓孔,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和螺纹孔,螺栓连接底座本体与车身钣金。
优选的,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卡勾和卡爪之间、且在背离对应勾头与爪手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遮阳板底座的优点是:
该遮阳板底座安装面上设置的卡爪与卡勾,通过卡爪与卡勾的配合,将遮阳板底座一次性装配到位,无需螺栓紧固,解决了遮阳板底座与车身钣金的装配困难的问题,提高了装配的工作效率,且节省了整车的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致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致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7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杯架和智能杯具系统
- 下一篇:散热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