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7720.1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旭 |
主分类号: | E04G21/26 | 分类号: | E04G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 建筑 施工 可回收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支撑转轴座和第二支撑转轴座,第一支撑转轴座通过转轴与斜向螺纹杆活动连接,斜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斜向螺纹筒,斜向螺纹筒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二支撑转轴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横向螺纹杆。使用时,该土木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通过支撑座的设置,使用时,施工人员将支撑座钉在距墙壁合适的位置,通过旋转手柄,旋转横向螺纹筒,使第二固定块紧贴墙壁,然后将第二固定块钉在墙上,通过旋转手柄,旋转斜向螺纹筒,使第一固定块紧贴墙壁,然后将第一固定块钉在墙上,从而达到对墙壁支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施工支架是施工中常见的临时结构形式,目前我国常用的施工支架形式有扣件式,门式和碗扣式。随着建筑形式的变化,施工中高、大支架结构的使用日益广泛,由于支架是临时结构,长期以来,它的研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设计理论也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加上工地现场管理的问题,致使在我国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中有四分之一与支架的失效有关,造成了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支架的极限承载力与其失稳模态有关,而失稳模态是斜支撑的设置方式决定的,通过斜支撑的设置,可以提高支架结构的稳定极限承载力。
而现有的斜支撑系统主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高、变形小、安全可靠,但其主要缺点在于施工工期长、拆除困难、材料无法多次重复使用,造成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支撑转轴座和第二支撑转轴座,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座通过转轴与斜向螺纹杆活动连接,所述斜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斜向螺纹筒,所述斜向螺纹筒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支撑转轴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横向螺纹杆,所述横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螺纹筒,所述横向螺纹筒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可选的,所述横向螺纹杆和斜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可选的,所述横向螺纹筒和斜向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钉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土木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通过支撑座的设置,使用时,施工人员将支撑座钉在距墙壁合适的位置,通过旋转手柄,旋转横向螺纹筒,使第二固定块紧贴墙壁,然后将第二固定块钉在墙上,通过旋转手柄,旋转斜向螺纹筒,使第一固定块紧贴墙壁,然后将第一固定块钉在墙上,从而达到对墙壁支撑的目的,通过螺纹杆和螺纹筒之间的拆卸,不至于一个装置损坏导致整个装置不能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第一支撑转轴座;3、第二支撑转轴座;4、斜向螺纹杆;5、斜向螺纹筒;6、第一固定块;7、横向螺纹杆;8、横向螺纹筒; 9、第二固定块;10、旋转手柄;11、钉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旭,未经杨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7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旋式混凝土喷水养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晶体管压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