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保温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7967.3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蒋业浩;姜艳艳;王威;宋志雄;吴书安;肖成会;沙瑞媛;王兵;雍玉鲤;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再生 混凝土 轻质内 隔墙板 保温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柱、顶板和压板,底座底部安装有四个脚垫,固定柱竖直固定在底座的顶部右侧靠近边缘处,顶板水平设置且底部右侧与固定柱顶部连接;底座中部镶嵌连接有检测腔,检测腔顶面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呈环形且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下端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且下端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将待检测板置于压板和底座之间,然后转动调节盘将压板下压即可,操作方便,且可对多种厚度的墙板进行检测,适用性更强;检测腔通过保温材料组成,且在底座与墙板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来提高密封性,避免热量流失而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轻质内隔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它是一种外型像空心楼板一样的墙材,但是它两边有公母榫槽,安装时只需将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它是由无害化磷石膏、轻质钢渣、粉煤灰等多种工业废渣组成,经变频蒸汽加压养护而成。轻质隔墙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呼吸调湿、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内层装有合理布局的隔热、吸声的无机发泡型材或其他保温材料,墙板经流水线浇注、整平、科学养护而成,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规格品种多。
目前,现有的内隔墙板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检测操作不够简便,且尺寸相对固定,不能应对多种规格墙板检测,适用性差;(2)检测装置的保温性能较差,且在检测的过程中热量流失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保温性能检测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柱、顶板和压板,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四个脚垫,所述固定柱竖直固定在底座的顶部右侧靠近边缘处,所述顶板水平设置且底部右侧与固定柱顶部连接,所述压板置于底座和顶板之间且顶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穿过顶板且连接有调节盘,所述顶板上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杆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压板右端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右端延伸至限位槽内;所述底座中部镶嵌连接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顶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呈环形且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下端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且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活动槽槽底连接,所述活动槽的槽底固定有底块;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末端延伸至检测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腔包括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中层,所述中层设置在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且所述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采用岩棉材质制成,所述中层采用硅酸铝保温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板的底面中部向内凹陷,且压板底面中部固定有温度传感器一,所述检测腔底部竖直固定有温度传感器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板的底部开设有保温槽一,所述密封圈顶部开设有保温槽二,所述保温槽一和保温槽二均为环形结构且截面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盘与螺杆焊接连接,且调节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检测装置,将待检测板置于压板和底座之间,然后转动调节盘将压板下压即可,操作方便,且可对多种厚度的墙板进行检测,适用性更强。
(2)该检测装置,检测腔通过保温材料组成,且在底座与墙板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来提高密封性,避免热量流失而影响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未经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7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