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隔音效率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7968.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6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蒋业浩;姜艳艳;王威;宋志雄;吴书安;肖成会;沙瑞媛;王兵;雍玉鲤;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再生 混凝土 轻质内 隔墙板 隔音 效率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隔音效率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发声前端和检测后端,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与发声前端、检测后端固定连接,发声前端包括发声套筒、扬声器和第一噪声传感器,扬声器固定连接在发声套筒的底部,发声套筒端口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噪声传感器,检测后端包括收音套筒、第二噪声传感器、微处理器、锂电池和显示屏,收音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噪声传感器,收音套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发声前端和检测后端,方便将检测装置固定在内隔墙板的表面,同时提高隔音效率检测的方便性和精确性,方便更加客观的对内隔墙板隔音效率进行判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隔音效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大力号召和提倡建筑行业实行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因此,建筑技术和构件生产逐渐工业化和标准化发展。市场中常用的一些内隔墙板为轻钢龙骨石膏板或硅酸钙板,而这种内隔墙板的牢固强度、隔音性能等都比较差,很难符合国家提倡的高效、环保等建筑行业理念。
目前,为了相应国家的号召,多使用再生混凝土制作轻质内隔墙板,由于缺乏相应的检测装置,通常人们通过主观感受对隔音的效率进行判断,操作不够方便,且无法对内隔墙板的隔音效率进行精准的检测。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隔音效率检测装置,通过在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发声前端和检测后端,方便将检测装置固定在内隔墙板的表面,同时提高隔音效率检测的方便性和精确性,方便更加客观的对内隔墙板隔音效率进行判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再生混凝土轻质内隔墙板隔音效率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发声前端和检测后端,所述固定架包括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相对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与发声前端、检测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发声前端包括发声套筒、扬声器和第一噪声传感器,所述扬声器固定连接在发声套筒的底部,所述发声套筒端口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噪声传感器,所述检测后端包括收音套筒、第二噪声传感器、微处理器、锂电池和显示屏,所述收音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噪声传感器,所述收音套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微处理器和锂电池内嵌于收音套筒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呈L状相对分布,所述左固定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右固定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杆位于滑套内且与滑套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固定件与右固定件的端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左固定件与右固定件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螺纹套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声套筒和收音套筒的缘口处固定连有吸音海绵,所述发声套筒与收音套筒均呈锥形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扬声器、第一噪声传感器、第二噪声传感器、锂电池和显示屏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发声前端和检测后端,方便将检测装置固定在内隔墙板的表面,同时提高隔音效率检测的方便性和精确性,方便更加客观的对内隔墙板隔音效率进行判断,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架的内部设有螺纹套筒,方便对左固定件与右固定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提高检测装置对不同厚度内隔墙板使用的通用性,通过在固定架的内部设有滑杆和滑套,提高左固定件与有固定件在滑动时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隔墙板隔音效率检测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隔墙板隔音效率检测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未经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7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