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气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8946.3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杨真;孙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兰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08 | 分类号: | B63B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气囊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气囊结构,主要包括主气囊、气囊堵头和子气囊;所述主气囊和两个气囊堵头构成气囊主体;所述子气囊至少有两个,位置对称地固定在所述气囊主体内部,将所述气囊主体分为至少三个独立的气室。本实用新型在气囊主体内形成具有独立的进气管道和气嘴的独立子气囊,能够实现在放气时对气囊进行折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面承载、运输设备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气囊结构。
背景技术
小型水上设备由于收纳空间的限制,通常希望控制其折叠后的体积,但是却难于设计其折叠结构。
尤其是作为小型水上设备重要浮力部件的气囊,其充气膨胀后体积较大,放气后如何形成最小体积的折叠结构需要进行特殊设计。
目前,市面上的充气气囊,都是通过放气后手工进行折叠整理,还没有出现专门针对充放气时能够自动(半自动)折叠结构的特殊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水上设备气囊的折叠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气囊结构,在气囊主体内部采用独立气室结构,在放气时方便对气囊进行折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气囊结构,主要包括主气囊、气囊堵头和子气囊;所述主气囊和两个气囊堵头构成气囊主体;所述子气囊至少有两个,位置对称地固定在所述气囊主体内部,将所述气囊主体分为至少三个独立的气室。
作为优选手段,所述子气囊与所述主气囊共用一部分所述气囊主体。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子气囊大小相同,其端部不伸入所述气囊堵头内。
作为优选手段,所述三个独立的气室,分别具有独立的进气管道和气嘴。
作为优选手段,所述主气囊主体上安装有双头气嘴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双头气嘴组件包括双头气嘴、气嘴上密封盖、气嘴下密封盖。
进一步地,子气囊和/或主气囊在所述气囊主体内部分别具有管道连接至双头气嘴内部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在气囊主体内形成具有独立的进气管道和气嘴的独立子气囊。充气时,先给两个子气囊充气膨胀,然后再给主气囊充气膨胀;放气时,先给主气囊抽气,后给子气囊抽气。能够实现在放气时对气囊进行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点是,气囊主体内形成独立气室结构,在气压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实现子气囊漏气浮力不下降的应用效果,大大增加了水上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气囊结构的正面45°角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气囊结构的底面45°角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可折叠的气囊结构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可折叠的气囊结构的纵向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头气嘴组件的45°角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头气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气囊结构的充、放气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气囊结构的折叠结构示意图(无气囊堵头)。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气囊;11、提手;13、双头气嘴组件;16、主气嘴;17、反向气嘴;18、气管固定件;
2、气囊堵头;20、安全绳固定件;21、斜铰链连接件;22、大铰链连接件;23、气囊堵头接缝加固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兰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兰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8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施工用配料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蒸发器罐体加工夹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