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路通海口消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0573.3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1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叶飞;顾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市兴隆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徐晶石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通海 消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通海口消声装置,包括入水口、出水口和导流管,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所述导流管内设置吸振分流锥,所述吸振分流锥为流线体状,所述吸振分流锥包括不锈钢外罩,所述不锈钢外罩内充填高阻尼吸振橡胶,其中,所述导流管设置弯折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入水口通过所述弯折部所呈的夹角为50‑60°。本实用新型实在传统的此类装置进行了改进,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流管上增设一个弯折部,通过弯折部将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所呈的夹角控制在50‑60°之间,由此可以降低水流经过导流管时产生的阻力,针对大流量的过水时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过水量以及提高降噪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排水管路噪音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通海口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排水管路尤其海上航行船舶海水管路的出口海水具有流量大、脉动力强的特点。对于海上航行船舶快速排出的海水通过海水管路出口喷出舷外,既易形成流体喷射噪声,同时也容易冲击船体引起船体振动形成辐射噪声,破坏船舶的隐蔽性能。现有船舶海水管路出口未设有任何低噪声排水装置,海水管路出口均直接置于船舶舷间围阱内,海水管路出口多正对船舶的外壳体,高速海水从管口排出后,在冲击船舶外壳板的同时,部分海水还从外壳体上的格栅喷出,形成较高的流体喷射噪声,虽然专利号为CN201220315080.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排水管路出口降噪装置,该装置包括喇叭口形的渐扩导流管,在渐扩导流管的喇叭口端面沿周向间隔安设翼型整流柱,翼型整流柱的另一端与顶板相联,由此构成径向出水口,在顶板内面对应渐扩导流管的喇叭口安设吸振分流锥。本实用新型可将排水管路轴向水流转换为径向去流,避免轴向海水直接冲出舷外,降低流速和流体喷射噪声,同时可吸收海水脉动力,降低噪声;吸振分流锥可吸收流体冲击;翼型整流柱为具有良好水动力性能的翼型线型,可有效控制管口海水旋涡的形成,同时通过调整整流柱的数目控制涡尺度,使流场均匀化,进一步降低排水噪声。本实用新型降噪效果达5dB左右,即辐射噪声能量衰减为原来的30%,但是该装置由于未设置出水口与入水口之间为直角设置,使得当水流过大时,水流经过该装置时会产生一定的阻力,从而影响本装置降噪和过流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通海口消声装置,包括入水口、出水口和导流管,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所述导流管内设置吸振分流锥,所述吸振分流锥为流线体状,所述吸振分流锥包括不锈钢外罩,所述不锈钢外罩内充填高阻尼吸振橡胶,其中,所述导流管设置弯折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入水口通过所述弯折部所呈的夹角为50-60°。
在优选的是,所述导流管靠近所述入水口的一端设置法兰结构,所述法兰结构便于将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和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法兰结构上均匀设置若干安装孔,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水口通过竖向隔板分为若干截面相同的分出水口,所述分出水口便于将水进行分流,防止了拥堵。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出水口内设置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上设置弯曲部,具体的,所述弯曲部设置在所述横向隔板位于所述出水口前端的部分,所述弯曲部略微朝着入水口的方向弯曲,可以降低水流进入到所述出水口的阻力。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出水口的个数设置在10-18之间的偶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在传统的此类装置进行了改进,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流管上增设一个弯折部,通过弯折部将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所呈的夹角控制在50-60°之间,由此可以降低水流经过导流管时产生的阻力,针对大流量的过水时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过水量以及提高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管路通海口消声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市兴隆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兴市兴隆船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0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子膨胀阀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对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