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贯通道系统气密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0687.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柏林;李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勤鹄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曾凤云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系统 气密性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通道系统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气动控制系统和电控测试系统;气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气路、正压测试气路、负压测试气路、传感器件、被测贯通道单元,气动控制系统采用正压气源与真空泵分别实现正压和负压的功能,其中传感器件通过软管与被测贯通道单元的出气孔相连接,通过传感器件采集气压信息,并反馈给电控测试系统,执行电磁阀的开闭和气密性试验,结合上位机程序实现过程数据记录、曲线显示以及报表生成等功能。本实用新型装置可自动化完成被测贯通道在正压和负压两种情况下的密封性能测试,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测试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贯通道系统气密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客运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避免压力变化对列车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保障列车气密性要求,其中贯通道作为连接列车各车厢的重要构件,其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气密性,从而保障高铁安全性与乘客舒适性。
目前,常见的贯通道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测试的空气压力密封性能指标单一,无法完成对现行列车贯通道系统气密性能的评定;第二,测试实验的自动化操作程度不高,气密性数据采集及报表分析的可靠性较低;随着高铁气密性的快速发展要求,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难以有效完成贯通道系统的压力测试及气密性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贯通道系统气密性试验装置,可完成被测贯通道在正压和负压两种情况下的密封性能测试,自动化实现压降试验、保压试验以及疲劳检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测试安全可靠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贯通道系统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气动控制系统和电控测试系统;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气路、正压测试气路、负压测试气路、传感器件、被测贯通道单元,所述主气路包括压缩气源、手动滑阀、过滤调压阀、电磁阀单元,所述电磁阀单元包括第一电磁调压阀、第二电磁调压阀、正压电磁开关阀、真空电磁开关阀、安全电磁开关阀,压缩气源通过导管与手动滑阀的进气端相连接,手动滑阀的出气端通过管螺纹与过滤调压阀的进气端密封连接,过滤调压阀的出气端通过导管与电磁阀单元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正压测试气路包括第一电磁调压阀、第二电磁调压阀、正压电磁开关阀、正压充气阀,第一电磁调压阀通过导管与第二电磁调压阀并联连接,第一电磁调压阀与第二电磁调压阀的出气端与正压充气阀的进气端连接,正压电磁开关阀的出气端通过导管与正压充气阀的控制接口连接,正压充气阀的出气端通过软管连接至被测贯通道单元,所述负压测试气路包括真空泵、备用真空泵、真空电磁开关阀、负压抽气阀、手动调节阀,真空电磁开关阀的出气端通过导管与负压抽气阀的控制接口连接,负压抽气阀的进气端通过软管连接至被测贯通道单元,负压抽气阀的出气端与真空泵的抽气端相连接,备用真空泵通过手动调节阀连接至被测贯通道单元,所述传感器件通过导气管连接至被测贯通道单元;
所述电控测试系统包括工控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电控柜,所述工控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均安置在上述电控柜中,所述显示器、键盘、鼠标通过数据连接线与所述工控机相连,所述电磁阀单元与传感器件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再经过通讯线连接至所述工控机。
所述被测贯通道单元包括安装板、被测贯通道本体,所述安装板设置出气孔、进出气交换孔,出气孔通过导气管与上述传感器件连接,进出气交换孔通过软管分别与正压充气阀、负压抽气阀、安全气控阀相连接。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开关通过导气管并联相连至上述出气孔。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开关选用性价比高ZSE40F-01-22L-MJ型数显压力开关。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选用高精度JYB-KO-HAG压力变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勤鹄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勤鹄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0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包装膜用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晶显示模块的抗干扰结构及液晶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