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充分破碎的食用菌粉碎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0761.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茸生物科技发展(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4/08;B02C2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分 破碎 食用菌 粉碎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充分破碎的食用菌粉碎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体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分别与破碎辊相连接,所述破碎辊的前端贯穿下腔室的后侧壁转动连接在下腔室的内前侧壁上,且下腔室的内侧壁设置有破碎刀,所述转轴贯穿下腔室的右侧壁与转轮相连接,所述滤板远离转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出料口的内侧壁上,且出料口设置在下腔室的左侧壁上,同时下腔室的左侧设置有接料盒。该可充分破碎的食用菌粉碎加工装置,第一电动机带动破碎辊转动对食用菌进行破碎,配合破碎刀,使得食用菌破碎更充分,可将接料盒内的食用菌通过入料管再次加入到装置体内进行粉碎处理,使其充分粉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充分破碎的食用菌粉碎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一种生活中的重要食材,因其富含的营养价值高而被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食用,但现实生活中食用菌的保存时间并不长,若不在一定时间不食用就会腐烂而变质,所以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就利用剩余的食用菌做成农副产品进行储存贩卖,以达到对食用菌的双重利用,需要对食用菌进行粉碎,需要使用到食用菌粉碎加工装置,食用菌加工后经长时间储存容易回潮,在粉碎时容易粘连在粉碎刀上,导致食用菌的粉碎不够充分,不能对粉碎后的食用菌进行筛分,对粉碎不合格的食用菌再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破碎的食用菌粉碎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粉碎时容易粘连在粉碎刀上,导致食用菌的粉碎不够充分,不能对粉碎后的食用菌进行筛分,对粉碎不合格的食用菌再加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充分破碎的食用菌粉碎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体和第二电动机,所述装置体的上端设置有上料装置,且装置体的左侧设置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与上腔室相贯通,且上腔室设置在装置体内部,所述装置体的内部设置有下腔室,且下腔室设置在上腔室的下方,所述下腔室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且第一电动机与第一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分别与破碎辊相连接,所述破碎辊的前端贯穿下腔室的后侧壁转动连接在下腔室的内前侧壁上,且下腔室的内侧壁设置有破碎刀,所述第二电动机设置在下腔室的右侧,且第二电动机与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贯穿下腔室的右侧壁与转轮相连接,且转轮上端设置有滤板,同时滤板设置在破碎辊的下方,所述滤板远离转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出料口的内侧壁上,且出料口设置在下腔室的左侧壁上,同时下腔室的左侧设置有接料盒。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有进料口、第三电动机、绞龙、热风扇和落料管,且进料口设置在上料装置上端,上料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三电动机,且第三电动机与绞龙相连接,绞龙的贯穿上料装置的右侧壁转动连接在上料装置的内左侧壁上,且上料装置的内顶端镶嵌有热风扇,同时上料装置的下端通过落料管与上腔室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破碎辊组成转动机构,且破碎辊设置有两个,同时破碎辊的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破碎刀均匀分布在下腔室的内侧壁上,且破碎刀关于下腔室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机、转轴和转轮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滤板包括有支杆和弹簧,且支杆设置在滤板的下端,滤板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与下腔室内侧壁相连接,支杆的下端与转轮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充分破碎的食用菌粉碎加工装置,
(1)将食用菌通过进料口加入到上料装置内,在第三电动机带动绞龙的作用下将食用菌向左传输经落料管进入到装置体内,传输过程可利用热风扇对其进行干燥处理,降低食用菌中的湿气含量,防止食用菌粉碎时粘接在破碎辊上,避免食用菌不能充分破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茸生物科技发展(徐州)有限公司,未经苏茸生物科技发展(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0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游植物浓缩装置
- 下一篇:无线充电的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