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2851.9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7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邱宣谚;王国纶;吴纮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627;H01R13/631;H01R12/71;H01R12/75;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孙勤;郭迎侠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电缆连接;第二连接头顶端设有容纳部,能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头插入,所述容纳部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弹性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适配,所述弹性接触部与线路板的PIN针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头插入所述容纳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抵顶于所述弹性接触部以实现电缆和线路板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能有效避免连接过程中的破坏性情况,使得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的连接稳定,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线对板连接器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子设备中。线对板连接器包括母端和公端,母端与线缆连接,公端焊接于线路板,现有的线对板连接器通常母端设有插接孔,公端底部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PIN针,通过母端的插接孔与公端的PIN针配合实现线缆与电路板的连接。产线人员若插拔方式不正确容易导致母端的PIN针歪斜或断裂等破坏性情况,进而导致系统接触不良。
综上所述,如何改进线对板连接器母端和公端的连接方式,使其易于操作,不易损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对板连接器,能有效避免连接中的破坏性情况的产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改善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
第一连接头,其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电缆连接;
第二连接头,其顶端设有容纳部,能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头插入,所述容纳部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弹性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适配,所述弹性接触部与线路板的PIN针连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头插入所述容纳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抵顶于所述弹性接触部以实现电缆和线路板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接触部为金属弹片,呈拱形扣设在所述容纳部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为金属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头的背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容纳部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卡槽,当所述第一连接头插入所述容纳部时,所述凸台卡入所述卡槽,以将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固定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被构造有上下两端薄、中间厚的尖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连接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的两端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两端设有与导向槽相适配的条形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线对板连接器通过第一连接头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连接头的弹性接触部抵顶连接,从而实现电缆和线路板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能有效避免连接过程中的破坏性情况,使得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的连接稳定,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装配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装配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2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渣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VR眼镜的辅助穿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