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面体车辆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3430.8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9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垠昊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171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面体 车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面体车辆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器外壳,减振器外壳内部分为机械减振部分和电磁阻尼部分,机械减振部分顶部设有上支座,上支座下方设有弹簧上部底座,弹簧上部底座中心设有活塞杆,活塞杆底部末端设有活塞,活塞外侧设有贮油缸体,贮油缸体外壁上设有弹簧底部底座,弹簧底部底座和弹簧上部底座之间设有减振弹簧,贮油缸体底端设有下部连接轴,下部连接轴上设有铁质核心,铁质核心正下方设有电磁阻尼部分,电磁阻尼部分中心设有铁质核心,该铁质核心四周设有载荷板,该铁质核心正下方设有底部支撑座,部支撑座下方设有底部闷盖,底部闷盖底端设有下支座。该实用新型可实现机械承重和电磁阻尼减振,性能好且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面体车辆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车辆减振装置广泛应用于各式车辆上,在车辆在各种路段进行力学缓冲,以保证车内人员物品的安全和体验性,同时也保证了车辆本体的稳定运行环境和疲劳负荷。
一般而言,车辆减振装置分为支撑部分和阻尼部分,其中以现有的减振器结构而言,一般的支撑部分多用弹簧结构;而阻尼部分多用活塞油缸结构起到缓冲和运动衰减的功能。但现有技术中的阻尼部分,通过活塞和油缸内的油体相挤压作用所实现的。而减振装置漏油问题屡见不鲜,从原因上来说如防尘套烂了泥沙进去以后就很容易损坏油封导致漏油,此时车身的稳定性就会成为大问题。
再者,一般路面给与车身的震动曲线都是正余弦曲线符合型的力,这种非线性的力通过多级减振的梯状阻尼从原理上来说效果会更好,传统的利用活塞和油缸的阻尼器的效果并非最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面体车辆减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面体车辆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器外壳,所述减振器外壳内部减振结构从上到下由机械减振部分和电磁阻尼部分组成,所述机械减振部分顶部设有上支座,所述上支座下方设有弹簧上部底座,所述弹簧上部底座中心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底部末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外侧设有贮油缸体,所述贮油缸体外壁上设有弹簧底部底座,所述弹簧底部底座和弹簧上部底座之间设有减振弹簧,所述贮油缸体底端设有下部连接轴,所述下部连接轴上设有铁质核心,所述铁质核心正下方设有电磁阻尼部分,所述电磁阻尼部分中心设有铁质核心,所述该铁质核心四周设有载荷板,所述该铁质核心正下方设有底部支撑座,所述部支撑座下方设有底部闷盖,所述底部闷盖底端设有下支座。
优选的:所述减振器外壳外侧在机械减振部分和电磁阻尼部分之间设有加固外壳,所述减振器外壳顶端开口处设有外壳接口螺纹。
优选的:所述外壳接口螺纹与弹簧上部底座上设置的接口螺纹相配合,所述减振器外壳上表面且在接口螺纹处设有紧固环,所述减振器外壳上部和弹簧上部底座之间设有透盖。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设有多个溢流孔。
优选的:所述下部连接轴顶端设有缓冲垫,所述下部连接轴顶端和缓冲垫中心开设有相对应尺寸的固定螺孔。
优选的:所述铁质核心四周设有内嵌绕组。
优选的:所述载荷板上部设有焊接在减振器外壳内壁上的承重块,所述底部闷盖、载荷板和承重块上设有贯穿三者的连接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减振弹簧25外侧设有软质的防尘罩2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机械减振,通过增加电磁阻尼部分,分摊原有的液压阻尼的功能,将贮油缸体整体做小,配合减振弹簧更多的用来实现支撑功能,电磁阻尼避震不借助介质,效果更稳定,多层的外壳和防尘罩可有效保护内部减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垠昊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垠昊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3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