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4477.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5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华;周杰;陈海峰;何伟南;刘毅;何建胜;马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绍兴市公路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薛雨妍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辙 复合 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路面结构为半柔性材料层、改性沥青混凝土层、粘结层、水稳基层及土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路面结构,与现有的半柔性路面结构相比,具有更为优异的抗车辙性能,并且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寿命,具有长期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展,重载车辆的增多给道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辙是十字路口、公交站台等停车带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道路安全和行车舒适性。目前车辙病害的处置措施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是在铣刨原有的沥青路面后摊铺抗车辙路面层,但是采用的沥青改性、抗车辙剂、SMA等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很多维修路面在经历一个夏季使用后就会再次出现严重车辙。因此,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车辙问题成为了道路工作者的难题。
常用的半柔性路面材料是指在开级配的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特殊高流动度水泥胶浆而形成的复合路面材料,其整体刚度介于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之间。半柔性路面材料作为面层可有效减少因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引起的车辙、拥包等病害;此外,半柔性路面材料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热、耐水、抗滑、易着色、不设温缩缝等优点,是适用于交叉道口等车辙严重地段的理想材料。
因此,结合我国路面车辙病害的实际情况,需要提出一种更加耐久、更加能够抵抗车辙的病害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它基于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结合工程实践半柔性路面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形式,具有优异的抗车辙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目的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半柔性材料层、改性沥青混凝土层、粘结层、水稳基层及土基。
所述的半柔性材料是在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水泥基灌浆料而成,半柔性材料层厚度为5~7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采用开级配形式,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 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半柔性材料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约为22%~30%,沥青用量为3.8%~4.5%,马歇尔稳定度要求大于1.0 kN,析漏损失小于0.6%,肯特堡飞散损失小于40%。
进一步的,所述的半柔性材料水泥基灌浆料由水泥、细骨料、水及添加剂组成,要求其流动度在10~14 s范围内,3小时自由泌水率小于0.5%,3天干缩率小于0.3%,3天抗折强度大于20MPa。
进一步的,所述的半柔性材料,要求其灌浆饱满度大于80%,60℃动稳定度大于10000次,马歇尔稳定度大于15kN,浸水残留稳定度大于85%,冻融劈裂强度比大于80%,-10℃弯曲破坏应变大于1200 με.
进一步的,所述的半柔性材料层与改性沥青混凝土层均采用改性沥青,并应满足以下要求:针入度在4~7 mm范围内,5 ℃延度大于20 cm,软化点高于60℃。
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8cm,采用密级配形式,其采用的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6 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凝土层应满足以下要求:60℃动稳定度大于6000次,动态模量(15℃、10Hz)大于14000 MPa。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结层材料采用乳化沥青。
与现有的半柔性技术相比,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具有优异的抗车辙性能,可以有效地延长改造路面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后期养护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绍兴市公路管理局,未经东南大学;绍兴市公路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4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