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应急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5541.2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2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聚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应急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应急灯,包括:市电充电模块、光照检测模块、照明模块;所述市电充电模块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开关控制单元、电压阈值触发单元和蓄电池,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市电进行降压,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是否进行充电,所述电压阈值触发单元用于设定充电所需的电压;所述光照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光照程度,所述照明模块用于驱动应急灯照明,所述市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光照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照明模块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光照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可自动充放电,并检测周围环境光度,可实现在停电时的应急照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自动应急灯。
背景技术
应急灯一般应用在事故应急照明指示灯和正常照明电源切断后照明场景中,目前普遍的应急灯电路采用的是设计固定的电路和充电电压以便断电时进行照明,但有时在光线较暗的场景中也需要照明应急设施,现有的应急灯缺乏光照检测的功能,不能满足特定场景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适用于各种场合且可自动充放电的应急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自动应急灯,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而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应急灯,包括:市电充电模块、光照检测模块、照明模块;所述市电充电模块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开关控制单元、电压阈值触发单元和蓄电池,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市电进行降压,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是否进行充电,所述电压阈值触发单元用于设定充电所需的电压;所述光照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光照程度,所述照明模块用于驱动应急灯照明,所述市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光照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照明模块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光照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变压器L1和桥式整流电路U1,所述变压器L1和桥式整流电路U1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U1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12)的输入端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非极性电容C1、非极性电容C2、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继电器K,所述非极性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接形成所述开关控制单元(12)的输入端,所述非极性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所述继电器K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并接所述继电器K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并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并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并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1并接在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并接所述继电器K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压阈值触发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阈值触发单元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运放U2,所述运放U2的引脚一为所述电压阈值触发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并接所述运放U2的引脚三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并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并接在所述运放U2的引脚二与引脚三之间,所述运放U2的引脚二并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
更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的正极并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并接所述运放U2的引脚二。
更进一步地,所述光照检测模块包括光敏二极管D3,所述光敏二极管D3的正极并接在所述蓄电池的负极,所述光敏二极管D3的负极并接在所述蓄电池的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聚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聚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5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流域水环境治理水质提升综合装置